黎修平當然也知道皇帝陛下詫異的目光,他之前就已經有點擔心,御前失儀也是大罪的。
卻沒有辦法,這三天實在是耗費了許多精氣神,人的狀態不可能好。
原本早上出門之前青青還說要給他打點粉遮掩一下,那個時候黎修平不知道自己進宮之后會得到陛下的召見,只是以為交了作業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就覺得沒必要做那樣的事情。
結果現在,心下卻是后悔了,如果可以黎大人當然也不愿意皇上看到他這么狼狽的一面。
偏偏怕什么來什么,弘文帝卻是有了興致,大概是第一次看到有臣子在他面前呈現出這樣不雅的一面
挑了挑眉,弘文帝卻是故作嚴肅臉的問道“你的眼睛怎么回事”
弘文帝對這位愛卿是越發的感興趣了,主要是在他看來,黎修平是如此的與眾不多別具特色。
作為上位者,見慣了各種蠅營狗茍、善于在他面前做戲的。
黎修平這樣純真不作偽的郎君反倒是十分的難得,于是皇帝陛下就越發的歡喜了。
“臣”想了想,黎修平還是選擇了實話實說“臣不懂得那些內容,于是臨時從翰林院借了相關的典籍回去查閱,故而這幾個晚上沒有休息好。”
坦白講,弘文帝還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答案。
他欽點的新科狀元郎,坦坦蕩蕩的在御前承認了自己學識不夠,于是就臨時抱佛腳了。
可是在詫異之余,弘文帝卻是十分的欣喜
他果然沒有看錯,這個孩子人品尚佳
大千世界本就有著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學問,況且每個人修習擅長的不一樣,老老實實承認自己有不懂的的其實很正常。
孔圣人不是也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但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仕林屆開始流行著一種歪風邪氣,似乎承認了自己有不懂的學問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大家都習慣了在外面充大頭,這種風氣甚至影響了朝堂乃至翰林院。
久而久之,弘文帝都不知道他身邊真正有才華的人有多少。
別以為他不知道,許多大臣門下養著許多舍人,許多看著出色的奏折實際上是他們的門客寫出來的本人再潤色謄抄罷了。
倒是第一次有臣子明明白白的告訴他
陛下,您給我布置的內容我看不懂,于是臨時熬夜看書補課去了。
于是看著黎修平的黑眼圈弘文帝反倒是心情愉悅,一連說了三個“好,好,好。”
當然了,弘文帝贊賞的只是黎修平的態度,實際上對他寫出來的這些東西還真只能給出一個“中上”的評價。
不過皇帝陛下倒是不吝嗇,擺擺手直接說道“好了,近日來愛卿也是諸多的辛苦,先回家好好歇息一下。”
沒說獎也沒說罰,其實這也是一般上位者初期的態度,越是他信任重用的人才反而越是不能一開始就顯露在人前。
而且弘文帝是真的對黎修平寄予厚望,所以啊年輕人,擔著吧。
朕還需要多多的考驗你,才能確定以后你能走多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