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路途遙遠通訊不方便,黎修平也無法知道母親妻兒到來的具體時間。
而且新官上任,他這幾天特別特別的忙碌,因此只是幾天前就安排了衙役在城門外守候著。
于是石氏一行人才到了城門外雙方驗證了彼此的身份,然后衙役就帶著車隊一起到了縣衙的后宅。
石氏方青青點點還有一個婆子一名丫鬟,再加上家里人準備的各式各樣的行李,東西實在是太多。
甚至怕他們在那邊吃喝用啥都沒有,帶了不少的生活用品。
讓方青青哭笑不得的是,如果不是實在路遠不方便,只怕婆婆都想把家里的鍋碗瓢盆帶過來。
所以,黎二郎特意準備了坐人的馬車還有拉物件的騾車。
除此之外,黎二郎并沒有買一些物品拉過去,打算拿到陽豐縣。
在這一點上黎二郎看得很清楚,京城物品繁多相對來說許多東西不稀罕,比之許多省城甚至縣鎮的物價都要便宜一些。
之前他走貨的時候,量大于是更加的優惠。
所以南來北往的時候每趟都不跑空,分別運送一些貨物到別的地方,利用地域之間的差價很是掙了一些錢財。
但是在三弟那里知道了陽豐縣的情況之后,黎二郎馬上歇了從京城帶貨過去的心思。
那個縣城大部分的百姓都屬于貧困戶類別的,而整個縣城的百姓以農人居多,都屬于靠著土地吃喝的根本很少需要出門去買東西。
這樣的話,他帶過去的貨物,又怎么可能會有銷路
還不如,專心翼翼的護送娘和三弟妹以及侄子過去,回程的時候可以從當地帶一些有特色的土特產。
只是同樣的,一路風塵仆仆的幾個人看到陽豐縣的城墻之后,黎二郎心里拔涼拔涼的。
這一趟,可能真的就只是起到一個護送的作用
衙役帶路領著他們去了縣衙的后宅,黎二郎也走了一路,悲催的覺得其實就算沒人領路他們也不走錯的。
只需要在進城的時候問一下守城的士兵就行了,反正縣城里面的主干道就兩條,一路走過去說起來最為氣派在黎二郎看來仍舊是十分破舊的那排屋子就是陽豐縣的縣衙。
已經提前有衙役過來報信,于是黎修平放下公事在后宅門口等候著。
馬車上的人下來之后,身穿官府的黎修平先是十足規矩的跟石氏作揖行禮“娘,這一路辛苦了。”
接著又跟黎二郎說話,最后才是笑容滿面的見了方青青以及她牽著的孩子。
點點已經滿了周歲,在京城舉辦了周歲宴才過來的,如果有人牽著可以自己站立甚至可以小心的走幾步。
對著孩子,黎大人的情感自然不需要再壓抑,他直接抱著胖兒子居高。
點點十分的開懷,對著親爹笑得很“無齒”。
陽豐縣的縣衙雖然破舊,幸好有黎修平提前過來打點,自然灶房里的一應設施都是齊備的。
特別是知道媳婦愛干凈兒子還小這一路上指不定弄臟了多少衣物,所以黎大人早就讓人燒好了熱水。
于是眾人分別去洗漱,特別是點點被他娘親洗的香噴噴的,再一次被親爹抱在懷里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