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非常的清楚,這會兒老三媳婦緊急的要救人,一些舉動在外人看來是不合適的。
畢竟傷者是男子而她是女大夫,當下是救人為主事后別人回想起來,卻會無端惹來不必要的議論。
特別是,在已經有人認出了她是新到任的知縣夫人。
這種情況,會對三郎和三郎媳婦不利。
固然他們不怕別人在背后胡言亂語,但是三郎要在在這里當官總是要住幾年的,名聲不好對他們夫婦都是有影響的。
故而,石氏才會解釋的這么清楚,特意點明了老三媳婦是一個“女大夫”且“醫術高明”的事實。
這樣,人們議論的重點也會有所偏離。
在方青青對傷者背上的傷口略微處理之后,縣城里唯一的藥鋪里面的坐堂大夫終于被請來了。
雖然聽著別人也都是叫他為老大夫,估計也只是尊稱,因為方青青看大夫的樣子猜他絕不超過四十歲。
被人急匆匆請來的老大夫看到現場傷者旁邊站立著的是一位婦人,并且聽旁人說是她幫著處理了傷口的,十分的驚訝。
不過這個時候沒時間探討這些,老大夫連忙蹲下身來查看傷者的傷勢。
同時自有那熱心的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語的為他說明剛才的情況
“老大夫,剛才那個菜刀可是直接扎進去的,流了好多的血。”
“是啊是啊,這位是知縣夫人,她可厲害了還是一位女大夫。”
“夫人用針給他止血的,還處理了傷口。”
耳朵里聽到的這些,再結合他親眼所見,老大夫起身之后投向方青青的目光已是萬分佩服“夫人您”
“老大夫,我是跟隨夫君到陽豐赴任的,之前在京城保安堂跟著陳大夫學了幾年的醫術。”
聞言,老大夫的心情更加復雜了,他能說即便是他出手都不一定能做到這個程度
這是一名女子,而且還只是學了幾年的醫術
當務之急救人要緊,其他的事情可以稍后再說,所以嘆了一口氣老大夫再度蹲下去認真地處理傷者的情況。
之前因為情況緊急加上她手邊的工具不齊全,方青青只是簡單地包扎了一下。
現在有老大夫接手,情況好了許多,本就因為傷者的傷口位置特殊剛才是因為人命更重要方青青才無所顧忌的為他包扎止血。
這會兒有了正經的大夫,她自然就可以功成身退,方青青自認外科方面她學得還不夠精深在外面還是不要獻丑的好。
老大夫也明白這個道理,正好這個時候傷者的家屬都已經來了,居然是縣城里最大的富戶周家的幺子。
自有下人來抬著他們家小少爺回去,老大夫也跟著去,接下來能不能活命還真的只能看天意。
當然,這只是老大夫對外的說法,方青青卻是懂得這其中真正的道理。
關鍵還是在于這接下來的三天,如果傷口沒有惡化發言,那位周少爺應該是有機會恢復的。
怕就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