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玄打開信一看,這是前往國都哭窮的吳安國所寫。
信的內容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首先,老吳寫了這次哭窮之旅的過程以及結果。
看來老吳雖然遠離國都,但關系還有一些的,葉玄并不懷疑這一點,而且其中說不定還有這幅身體原主人的緣故。
原主人雖然是個傻子,不僅衣食無憂,甚至還能獲得一塊土地作為分封,其背景絕對不簡單,可惜葉玄想要詳細了解,眼下卻沒有合適的途徑。
這一趟哭窮之旅的結果有三。
其一、免了葉玄領地三年上貢。
其二、允許葉玄組建一支兩千人的私軍。
其三、黑水城通商稅率減免一半,為期一年。
這三點對于葉玄來說簡直不要太好,可以看出老吳這一趟哭窮絕對非常賣力,恐怕那張老臉都已經丟到天際去了。
每年上貢是每個領主的責任,就如同農戶上繳地租給地主一樣。
但上貢多少是不固定的,是要根據領地的發展情況,按照一定比例抽成給大商王朝。
之前因為黑水城的沒落,加上原城主沒什么作為,所以每年僅僅需要上貢一定份額礦產便可,再加上黑水城地處偏遠,是巡察使都不愿意去的偏隅之地。
可是如今的黑水城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無論是精鹽還是燒刀子酒,產出的價值都遠遠超過之前的黑水城。
要是按照正常規定,按比例上貢的話,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在葉玄眼里,哪怕是上貢費用再翻一倍,對于黑水城來說也只是小菜一碟,關鍵問題在于產生的影響。
一個偏遠小城,一個沒落的小城,一個貧窮的小城,一個連上貢都是按照最低標準的小城……
換了一個領主之后,僅僅這么短的時間內,竟然可以輕輕松松交上這么一筆錢來,到時候恐怕想不引起國都的注意都不行。
難道就不能按照去年的標準來上貢?
葉玄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但是大商王朝的律法規定中,他是領主,而黑水城已經不屬于王朝名下,情況不一樣了。
如果還是原城主的話,黑水城屬于王朝名下,巡察使可以去,也可以不去。
如今黑水城已經不屬于王朝名下,而是隸屬葉玄這個領主,那么巡察使每年都必須來一趟。
其用意就十分明顯了,就是看看諸位領主發展得如何,這一年應該上貢多少等等。
哭窮得到的第一個福利,就是免了三年上貢,也就是說接下來三年里,葉玄可以全力發展,至于巡察使的話,就多了不少的可操作性。
第二個福利則是可以組建一支兩千人的軍隊。
要知道大商王朝對于屬下領主的私人軍隊,都有十分嚴格的標準。
按照葉玄這個領主的檔次,私軍絕對不能超過五百人,否則一旦被發現,將會視為有叛逆之心,輕則削減領地,重則免去領主之位,搞不好還會出兵打壓。
也不知道老吳究竟是哭了多少眼淚,一下子就讓葉玄的私人軍隊限額提升了四倍。
軍隊的人數越多,可以發揮的戰術也就越多,形成的戰斗力也就越大,哪怕是那些千古流傳的名將,也是需要足夠班底來支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