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萬大軍聲勢何其浩大,如果就這樣輕易退去,必然會遭到天下人恥笑,但是面對飛鷹團詭異攻擊又無可奈何,只能僵持在這里。
同時,聯軍諸人心里也抱有幾分期望,希望陽岐關那一邊,三皇子和北蒼大公能夠有所進展。
只要那邊一破,就會和這邊相互呼應,再來一個前后夾擊,直接碾壓殆盡。
葉玄對于聯軍的心思也猜到了幾分,如此一來反倒是合了他的意,本來飛鷹團的主要作戰計劃就是拖住聯軍。
因為只有拖住了這三十萬大軍,葉玄才能有足夠的時間暗渡陳倉,選擇直接從內部瓦解敵軍。
昨日得到傳信,狐影如今已經成功潛入了皇城。
葉玄也在第一時間回信。
該是狐影行動的時候了。
造謠生事!
如果是在太平年代,算不上什么大事,往往“謠言止于智者”的美談比比皆是。
如果是在混亂年代,尤其是在一大幫各懷鬼胎的人中,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情,甚至是微不足道,都會被無限放大,往往智者都變成主動傳謠之人。
有資格有實力競爭皇位的四個皇子,聯合騎兵四十萬,劍指葉玄一事,可謂是天下皆知。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大商王朝第一大公的舉動。
但是,有競爭關系的聯合,往往是非常薄弱的。
尤其是牽扯到皇位爭奪如此敏感的問題,足以時時刻刻的牽動四個皇子心思。
當皇城中一個支持大皇子的大臣死于非命,短時間之內各種流言蜚語甚囂塵上。
“大皇子的人死了,最有可能便是二皇子動的手。”
“不不不,以我來看,三皇子的嫌疑最大。”
“三皇子如此勢力最弱,豈敢那么高調?八皇子才是最有可能,城衛軍就是他的人,而那個大臣又是死在……”
“瞎嘀咕什么,如今四個皇子都在聯合征討葉玄,正是齊心合力的時候,說不定那個大臣得罪了什么人。”
“哈哈,齊心合力?這么兄弟還不知道吧,聯軍兵分兩路,卻兩路不順,那么長時間以來沒有絲毫戰果。”
“那個葉玄竟然如此厲害,不是地處邊荒嗎?”
“我跟你講,現如今葉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四個皇子各自旗下十萬大軍都在外面,萬一有個什么折損……”
“你這話也太危言聳聽了,怎么可能自己人打起來?”
“為什么不可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只要你們想一想三皇子為什么會變得如今這么弱勢,不就是大敗一場嗎?”
“你這話請恕在下不敢茍同!”
“這有什么好難明白的?就這么跟你們說吧,我要是三皇子,這一次單獨一路,就出工不出力,到陽岐關晃一晃得了,盡可能的保持兵力……”
本來就是一番是市井之談,但是傳來傳去,傳到某些有心人中,再結合那位大臣死得莫名其妙,忍不住多想起來。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那個大臣的死只是個開始。
僅僅過了兩天,又有一個官員被刺死在歸家途中,同樣是支持大皇子的。
接連兩個死的都是大皇子的人,怎么會那么巧?
又過了兩天,又一個支持大皇子的官員被殺……
幾天時間,接連死了三個支持者,大皇子如何不怒,再結合周圍謠言四起,一些種子已經在心里發酵。
就在這時,前方傳來消息,三十萬聯軍損失不小,被葉玄的軍隊阻擋在慶樂城外,連日以來寸步未進,將士們氣勢及其低落,就連本該送達的糧草都出現了問題。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只要是有點見識的人,都明白這個淺顯易懂的道路。
遼越行省乃是二皇子的支持者,除了承擔一部分糧草之外,同時也負責將其他行省的糧草轉運給三十萬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