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納米比亞蘇絲斯黎沙漠。
“這里常被旅行者們稱為世界上最好的日出觀看地點”
天還沒亮,夜色尚未消退,太陽也未升起。
薄越和姜笛兒坐在高高的沙丘上,旁邊是她們昨晚入睡的帳篷。
周圍并無其他人,仿佛整個世界都屬于他們兩人,這種感覺寧靜而悠遠,仿佛被最純粹的浪漫所包裹。
姜笛兒伸了個懶腰,新鮮空氣沁入肺腑,使她神清氣爽,接著她低頭伸手,摸了摸沙丘表面。
“我進這里之前特地查了一下相關資料,絲斯黎的意思是盡頭的沼澤,據說有一座又一座沙丘環繞著鹽沼地,將河流攔截,阻擋它們流入大西洋。這里分布著有8000萬年歷史的古老紅色沙丘”
8000萬年啊,時光流轉,滄海桑田,有多少生物來過這里,是否欣賞過美麗的日出
姜笛兒感覺自己坐在這里,仿佛變成了一位詩人,一位藝術家,一位哲學家,當然,她也心知自己還差得遠,可在美麗的大自然面前,詩意、藝術的心、哲學的思考仿佛總是不可避免
而這,可能就是旅游的幸福感來源之一。
剩下的來源,則是她身邊的人
當你什么都不缺時,和喜歡的人旅游便是一件堪稱驚喜的享受。
姜笛兒靠進薄越懷里,聽著他的心跳聲,望著遠方等待著太陽升起。
他們這一個月,已經看過了很多地方的日出。
緬甸蒲甘的日出色彩濃麗,像一幅油畫,又帶著歷史的滄桑感;
柬埔寨吳哥窯的日出像是上帝的杰作,光與黑暗碰撞成另類的剪影畫;
尼泊爾納加闊特的日出和喜馬拉雅山相伴,白雪紅光,仿佛置身人間仙境
日出時分,陽光如絲綢一般飄下,落到曲線柔美的沙丘上,呈現出種種光影變幻。
五百年前生長的駱駝刺樹,死后依舊屹立,仿若奇跡,不倒不腐。
天空的云霞和駱駝刺樹相襯,新生與死亡對立,卻在日出下,宣告著一切黑暗都如潮水般退去。
“真美啊”
姜笛兒忍不住感慨。
薄越低頭,在日出朝陽之下,和她接吻。
看完納米比亞蘇絲斯黎沙漠的日出,他們沒待多久,便從這場美景中走出,要奔赴下一處美景。
上車后,姜笛兒低頭擺弄著手里的照相機,這一個月以來,她將自己看到的所有壯麗美景和打動人心的日常畫面都記錄了下來。
偶爾在信號好的地方,她還會挑一些圖發到小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