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討論聲此起彼伏,人也越聚越多,沒一會兒就把路堵的水泄不通。
祁爍朝著大家揮揮手,然后摘下了口罩,引得一片尖叫。
“大家好大家好,今天我們是以學生的身份來到傳媒大學,所以大家請不要把我們當做藝人,就當同學就好。也希望大家不要影響公共秩序,更不要耽誤了上課。”
學生們受到提醒,才想起來有課要上,聚滿的人瞬間少了四分之三。
魚畫聽他說的有些懵,“什么學生?要回來體驗校園生活?”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道路通暢了不少,祁爍拉著魚畫往前走,左拐右拐到了一棟教學樓,上個三層,進了一間大教室。
兩個人從后門溜進去,坐到了最后一排。
此時已經上課有了十幾分鐘,講臺上的老師正說得眉飛色舞,“……初期,有步驟地恢復和改造了新聞事業,建立起初具規模的新聞體系,后面的九年,報紙和廣播電臺大量增加,同時開辦了電視事業,使新聞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
魚畫聽到講的是新聞發展史的內容,才瞇了瞇眼,看清了臺上的人,頓時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這個人叫姜崢,是她最敬佩的一個新聞傳播學的教授,也是很早的一批新聞工作者。沒想到在這個世界里,他也從事著這類工作。
“你怎么回到我來這兒……”
“剛剛遲到的那兩位同學中的女同學,請你起立。”
眾人的目光紛紛看了過來,隨即傳來一陣驚呼聲,魚畫剛剛顧著問祁爍,沒聽教授說什么,頓時不知所措。
“讓你站起來。”祁爍一點兒都不驚訝,好像事先知道似的。
魚畫撐著桌子起立,某種意義上來說,姜崢是她的偶像,第一次見到真人,雖然不是同一個,還是很緊張。
“剛剛我們講了一下新聞的發展史,那么我想請問一下你,在這個時代的新聞工作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嗯……”魚畫盡量穩住心態,不要讓自己過于激動,“我,我認為,傳播方式是主要的變化。人們在最開始對看到的事情加以描述然后口口相傳,后來又學會運用圖畫和文字,再后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廣播和電視出現,向更大范圍的地方去傳遞這些信息。而現在,更大范圍,更迅速的傳播方式也得到了比較熟練的運用,那就是網絡,隨之而來的,就是紙媒,廣播電視等,漸漸淡化。雖然方式有所改變,但是內容沒有變。在我的認知里,有文字,有聲音,或者有畫面的地方,就會有新聞的出現和傳播,新聞其實就是一個信息,就是一件真實發生的事情。新聞事業不管怎么發展,向人們傳遞一個真實的信息都是最本分的事情。”
“說得很好啊,我都還沒問你后面的這些,你就搶先回答了。”老教授笑得跟慈祥,厚厚的眼鏡下寫滿了贊許,“看來祁爍說的對啊,你是一個很適合當記者的人。”
“啊?”魚畫疑惑地看著祁爍,“什么情況?”
“這不是你的愿望么?”
“我……”魚畫突然想起來,自己好像是在有一次說漏嘴的時候講過自己想當記者來著,沒想到他竟然會記得。
“姜教授的課很難搶的,我可是動用了關系。”祁爍朝著姜崢示意微笑,“姜老師好。”
“好好好。”姜崢很高興,招呼著魚畫和祁爍上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限定同學,祁爍和魚畫。”
“您還知道限定?”魚畫又驚訝了,姜崢得有七十了。
“那必須知道啊。”姜崢很驕傲的樣子,“活到老學到老,作為新聞工作者,怎么能懼怕新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