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后,魚畫接到了一同來自派出所的電話。
當時她這幅身體在跳河的時候,把手機扔到了馬路上,然后不知道被誰踩了一腳又,踢到路中央,被后來趕過來救人的警車軋碎了,為了調查事故原因,警方拿去維修,后來忘了歸還,清理檔案室的時候發現了,給她打電話讓她來取。
魚畫當天剛好沒行程,自己打輛車就去了。
那是一部老款手機,屏幕還被白邊邊包著,返回按鍵還在機身上,好像用了很多年。
她向警方道謝,然后慢慢走出了警局。
外面的天很藍,初春的陽光還不是很刺眼,如果沒有飄揚的柳絮和過敏的脖子,那一切就都更美好了。
魚畫攏了攏絲巾,打開了手機。
相冊里有很多自拍,是各種各樣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她笑得很開心,看來以前一定是個樂觀開朗的女孩。
備忘錄里較早的部分記了很多表演的東西,而臨近的都是一些便當食譜,估計是給莊奉的,真晦氣。
鎖住的社交媒體里有很多私密的文章,魚畫點開一個,邊等車,邊看了起來。
2018年10月
又看到了高中的隨筆本,真的感慨好多。
怎么會沒有遺憾呢,我到現在都覺得高中那三年滿滿都是遺憾,倒不是因為高考成績,我從不后悔揮霍了時間,我只是遺憾僅存的快樂沒有被記錄,生活全是枯燥沒有一點點的出彩,沒有足夠培養興趣和愛好,也沒有教會我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直到現在,我才渾渾噩噩,堅定自己要做的事情。
記得那時老師說長大就會懂得的事情,我怕我是長不大了。
那些應試教育下的充實,是給一代又一代人的洗腦,不排除很多人適合,很多人成功,但是對我像我這樣愛好自由,討厭束縛的那小部分人來說,是人生的浪費。
在幼稚和成熟的過渡階段,最有創造力的那幾年,被強迫走上大部分人該走的路,半信半疑他們說的光明前途,最后發現依舊是大浪淘沙。
為什么一定要向往別人說的成功?三餐溫飽,有事可做,不就好了么?
活得快樂,難道不重要么?
不每天坐在辦公室里,就白上學了么?
去攀比那些卷面的分數,就能代表人生的創造性了么?
就像老一輩的人總是催促結婚生子,更可怕的是前幾天看到大數據竟然開始把25歲定為晚婚,可是人活著不是為了創造價值么,為什么一定要創造生命呢?
而且這個生命被這樣的教育壓迫,也不一定會有什么價值吧……
魚畫的腦袋如同針扎一般疼了起來,好多東西一下子涌了進來,忽然回憶起很多關于校園的畫面,她好像有了上帝視角。
那個魚畫是唯一一個沒穿校服的孩子,她帶著一群人站在學校劇場舞臺上,排練新上映電影改編的話劇,大家在懵懂的年紀念著還不太理解的詞句,蹩腳的普通話被互相打趣,其樂融融時,一個中年男人突然沖了進來,他拿著一串鑰匙,怒目呵斥大家回教室學習,然后瞪著魚畫,讓她鎖上劇場的大門。
魚畫被帶進了辦公室,在年級所有英語老師的面前,班主任把她從里到外都否認了一遍。
“你自己不想學不要帶著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