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了高中的隨筆本,真的感慨好多。
怎么會沒有遺憾呢,我到現在都覺得高中那三年滿滿都是遺憾,倒不是因為高考成績,我從不后悔揮霍了時間,我只是遺憾僅存的快樂沒有被記錄,生活全是枯燥沒有一點點的出彩,沒有足夠培養興趣和愛好,也沒有教會我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直到現在,我才渾渾噩噩,堅定自己要做的事情。
記得那時老師說長大就會懂得的事情,我怕我是長不大了。
那些應試教育下的充實,是給一代又一代人的洗腦,不排除很多人適合,很多人成功,但是對我像我這樣愛好自由,討厭束縛的那小部分人來說,是人生的浪費。
在幼稚和成熟的過渡階段,最有創造力的那幾年,被強迫走上大部分人該走的路,半信半疑他們說的光明前途,最后發現依舊是大浪淘沙。
為什么一定要向往別人說的成功?三餐溫飽,有事可做,不就好了么?
活得快樂,難道不重要么?
不每天坐在辦公室里,就白上學了么?
去攀比那些卷面的分數,就能代表人生的創造性了么?
就像老一輩的人總是催促結婚生子,更可怕的是前幾天看到大數據竟然開始把25歲定為晚婚,可是人活著不是為了創造價值么,為什么一定要創造生命呢?
而且這個生命被這樣的教育壓迫,也不一定會有什么價值。
寫書是要有讀者的,但是人生不需要。
人生只有一次,為自己活著,好好活著。又看到了高中的隨筆本,真的感慨好多。
怎么會沒有遺憾呢,我到現在都覺得高中那三年滿滿都是遺憾,倒不是因為高考成績,我從不后悔揮霍了時間,我只是遺憾僅存的快樂沒有被記錄,生活全是枯燥沒有一點點的出彩,沒有足夠培養興趣和愛好,也沒有教會我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直到現在,我才渾渾噩噩,堅定自己要做的事情。
記得那時老師說長大就會懂得的事情,我怕我是長不大了。
那些應試教育下的充實,是給一代又一代人的洗腦,不排除很多人適合,很多人成功,但是對我像我這樣愛好自由,討厭束縛的那小部分人來說,是人生的浪費。
在幼稚和成熟的過渡階段,最有創造力的那幾年,被強迫走上大部分人該走的路,半信半疑他們說的光明前途,最后發現依舊是大浪淘沙。
為什么一定要向往別人說的成功?三餐溫飽,有事可做,不就好了么?
活得快樂,難道不重要么?
不每天坐在辦公室里,就白上學了么?
去攀比那些卷面的分數,就能代表人生的創造性了么?
就像老一輩的人總是催促結婚生子,更可怕的是前幾天看到大數據竟然開始把25歲定為晚婚,可是人活著不是為了創造價值么,為什么一定要創造生命呢?
而且這個生命被這樣的教育壓迫,也不一定會有什么價值。
寫書是要有讀者的,但是人生不需要。
人生只有一次,為自己活著,好好活著。又看到了高中的隨筆本,真的感慨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