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斷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他的秘書,也就是風茜茜,完美的把他所有的話都記錄了下來,然后整理了一番,重新謄寫,遞給了易斷,讓他看看。
易斷看了一遍,傳閱了過去。
幾個人看的連連點頭,這時候就看出來不同了,風康與風崇這兩個大老爺們,純粹是不懂裝懂,他們根本就看不懂,大字不識一籮筐,搞的跟真的一樣。
易斷當即拍板,風茜茜與風菱作為第一批入室弟子,風茜茜為大師姐,風菱為二師姐,至于其他的,風康、風四娘、風崇、風清,全都是學院教習,代行院規。
以后易斷為學院山長,稱呼要改,總是村長村長的叫著,讓易斷很容易出戲。
風華學院更名為風華書院,雖然只是一字之差,那種意境卻又不同了,古意盎然。
院規一出,一片哀嚎的同時,還有些學生躍躍欲試,打算努力一把,成為山長的入室弟子。
入室、內門與外門的區別,自然是很大的。
易斷本來不想搞這一套,畢竟都是一個村的,不應該區分高下,但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后,還是決定這樣搞,畢竟誰也不會把清華的學生與藍翔的學生在一起相提并論不是?
既然是學生,那么文無第一,總要分出個高下。
給這些孩子們一點動力,總比他們沒事要拆了書院強一些。
書院終于走上了正軌,易斷也舒了一口氣,他把玩著典藏閣的紫色玉玨,覺得自己有必要再走一趟了。
書院的藏書閣雖然有不少伏羲氏傳下來的玉簡,但是畢竟不全,易斷如今元神強大,幾乎都看遍了,對他的助益并不大,多數都是一些修行功法之類的,這不是他目前需要的。
他需要海量的知識,來豐富自己,所以典藏閣,就是不二之選。
這天下若論知識量的豐富,沒有任何地方,能比典藏閣來的全面了。
華夏煌煌歷史,他迫切的需要知道,上古之時,乃至太古之時,到底發生了什么。
為何華夏只有五千年的歷史,為何月亮如今消失不見了,為何這個世界的人如此長壽,如此強大,偏偏似乎在畏懼著什么。
當然,這些問題典藏閣或許根本找不到答案,但是他內心總覺得,自己必須找出來,不然總覺得不安,這種不安感如此強烈,讓他坐立不安。
所以很自然的,易斷帶著風茜茜,進入了西河城。
風茜茜是他的大弟子,年歲與他相當,但是論及見識,確實是遠遠不及,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般,左看看右看看,對一切都十分好奇。
易斷也沒說什么,隨她去逛,待風茜茜逛累了,易斷這才帶著他來到了夏王宮門口。
看著風茜茜張大了嘴巴的樣子,易斷心滿意足,總算不是自己一個鄉巴佬,當初他第一次目睹夏王宮宮門,表現的還不如風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