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長年卻被這句話帶動了思緒,眼中盡是考究之意,自己以及眼前這些朝官似乎都深陷在一盤大棋中,天佑公主的話仿佛還在耳邊不斷響起。
若合規局,就只能滿盤皆輸
鮑長年陷入深思,讓天佑公主登基一事,究竟是孟之謙的想法,還是公主自己的意思。若是前者,事情倒還簡單點,可若是天佑公主自己想登基呢
朝堂上一群文官吵的面紅耳赤,絕大多數人是在批判孟之謙行為,剩下來的一小半則是在等自己表明態度。
可這事明顯不簡單,鮑長年也不敢輕易開口。
假設,自己若是今天在朝堂上公然表明反對態度,真的可以阻止天佑公主順利登基嗎如果阻擋不了,自己的官途是不是徹底到頭了。
從當下來看司禮監的掌印周愧學明顯決定站在公主那邊了,錦衣衛指揮使于薛敬跟了公主近十年,自然是忠心不二。盛元帝御駕親征前,又帶走了一批肱骨大臣,如今朝堂上真正有點話語權的,也沒幾人。若是孟之謙再站公主那邊,自己說反對,那簡直是在憑一己之力,在給天佑公主送人頭。
既然如此,還不如主動給公主賣個人情。萬一后面出了事,那也有孟之謙先扛鍋。
聰明人鮑長年很快就想明白了。
“孟尚書,我覺得你這事,不該先征求我們的同意,你可詢問過公主了。”鮑長年決定再試探看看。
“公主那邊我們可以一起去說服。”
鮑長年摸摸胡子,懂了。公主的意思是希望自己能于群臣擁立下登基。
“麻煩孟尚書定好日子,鮑某絕不失約。”
“不,是孟某有幸,得到首輔大人的理解。”
太和殿的朝官們紛紛陷入了沉默,他們剛剛明明吵的那么激烈,怎么感覺絲毫沒有影響到這兩位呢
都察院右副督御史周元秉忍不住開口了“如此重大事宜,首輔大人你們怎么可以如此草率決定”
“周御史不滿公主登基,那你覺得何人合適”鮑長年微微皺眉。
“可是公主,她就一個女人”
孟之謙緊跟其后,明諷道“周御史家里倒是有個兒子,就是可惜了,周家怎么能沒皇位給他繼承呢。”
鮑長年拍了拍孟尚書的肩“孟大人,你別吵,你得讓周御史把話說完。既然周御史不同意,那周御務必要提點建議,此時究竟該讓誰登基最為合適呢。”
“這”
周元秉急紅了眼,生怕兩人再說出什么驚駭世俗地言論,“若談正統,確實是公主最為合適。罷了,我支持便是。”
“還有人對此事有疑議的”
“好,既然沒有,那擇日不如撞日,今日便一同去請公主登基。”
很不巧,天佑殿空蕩蕩的,去傳話的太監守了半天,里面也沒人回話。
鮑長年邊候著邊狐疑地看了眼孟之謙,這小子行不行啊,一看就是沒和公主達成戰略默契啊。
孟之謙卻嘆氣“看來公主有事,那我們明日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