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業讀完信件后,簡直哭笑不得。
尚書杜大人跑遍了鷺洲附近都買不到乾報,信里就跟個小孩似的發脾氣,要求劉繼業繼續加印,必須要讓上京以外的地區百姓全部能買到。
劉繼業無奈啊,只好拿著信件跑去找禮部侍郎容映冉求助。
“容大人,您說這種情況,乾報還要不要繼續加印了”
容映冉聽完直接拍桌“印,至少再印十萬份”
“那明天還能正常出第二期乾報嗎”劉繼業疑惑道。
“為什么不出”容映冉邊聽邊翻看著第二期乾報,“寫得這么好,你還怕賣不出去”
“可現在的問題是,乾報第一期內容,整個大乾所有的茶樓都在反復得念,百姓們各個都清楚知道報紙上究竟講了什么內容,怎么還有那么多人執著于非要買一張紙”
“那你覺得清廉正直的杜致意大人,為什么還迫不及待地要買上一份乾報呢”容映冉將問題反拋回去,“你若信我,就大膽去印。”
劉繼業憂慮道“那,那萬一賣不掉怎么辦啊”
“不可能賣不掉。”
容映冉語氣肯定。
“朝中百官人手一份了嗎連杜大人都買不到,更別說其他人了各大書院學子人手一份了嗎既然沒有,那就放心去印。”
“這”
“就算到時候真印多了,你就全部拿到我這里來,我自有辦法處理。”
容映冉的這句話,總算是讓劉繼業堅定了信心。
“好,屬下這就安排工人加印。”
與此同時,宮中的許佑汐正小心翼翼地攤開一份報紙,準備妥善保存。
這可是大乾歷史上,第一份由國家創辦的報紙。
絕對有升值空間
許佑汐已經想好了,這玩意可得跟著自己陪葬來著,到時候她陵墓的走廊什么壁畫都別放,兩側就掛著這些不同時期的乾報;陪葬品里什么奇珍異寶都不需要,專門擺神工局各個時期的發明創造和神機營淘汰下來的火器彈藥。
對了,她尤其得備注好
華夏文明之大乾篇。
八月初五。
乾報第一期繼續加印,直到加印滿十萬份;
乾報第二期初次印發就是十萬份,視賣出量而定后續加印數量。
第二期的乾報,在上京城又是一搶而空。
很快,街頭巷尾上又重復地進行起之前近乎瘋狂念報的行為。
“原來紅薯是這樣從海外引進的,這個陳姓商人實在值得尊敬快看,快看這里還有關于土豆的記載。”
“被上京城百姓津津樂道的公學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