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送走了劉繼業,許佑汐才換上便服,出宮視察神機營的訓練情況。經過四個多月時間全力趕制,目前火繩槍已經造出了七百多把,改良后的偏廂車近百輛,新型銅炮新增約兩百多架。
雖然自古以來都有蜀地易守難攻的說法,但實際上,在歷史上唐、宋時期都有攻打過蜀地,而且每次花費的時間僅在兩月左右,并沒有傳言中的那種經年久攻不下的情況。
更何況蜀王分到的地盤,還不包括荊州和漢中,許佑汐幾乎可以確定一點,蜀王是不敢輕易同朝廷打硬仗的。
原因很簡單,他也打不過。
荊州、漢中都有朝廷的兵守著,他吃不下蜀地的兩大命門,若要打仗,那就是直接送人頭。
回宮后,許佑汐立馬把兵部尚書孟之謙喊來商議。
最后,兩人在商議后決定立即派出兩支精銳部隊,外加數百位神機營持火器的士兵,分別前往荊州和漢中兩地進行加強城防。
孟之謙前腳剛離開御書房,容映冉跟后就來了。
“陛下,臣來匯報公學進展。”
容映冉最近臉皮越來越厚了。
“”
呸,你分明是來要錢的
容映冉順勢把手中奏折呈上,周愧學上前幾步接過,簡單查驗后,遞給了許佑汐。
許佑汐翻開,發現里面記錄的內容,大多都是些地名和人名“這是什么意思”
“這些都是臣整理不同地方的義學、私塾的名冊,附在書院名后面的,是當地知名的教書先生名冊。”
許佑汐幾乎瞬間懂了,容映冉想表達的意思“你打算從這些書院中選擇一批改為公學”
“陛下圣明。”容映冉當即承認,“據臣所知,雖然個別地方也存在官府出資創辦義學,給貧苦百姓家的孩子學習機會的現象。但近幾十年以來,義學更多招收的都是富家子弟,入學門檻也越來越高。名義上說著學費全免,但還是私下收著學生的拜師禮、文墨費等等,很多寒門子弟都念不起義學。”
“當然也有些私塾,會招收普通百姓的孩子,但是這種私塾的弊端也很明顯,沒有專門課本,沒有教育計劃,學生能學到什么,完全看教他們的老師水平高低。”
“臣打算聯合地方官吏,將這些存在問題的義學和私塾,一并改成公學。”
容映冉解釋著公學的下一步發展。
許佑汐目光落在奏折上,想了想“在上京城這邊辦公學,有太多人盯著,所以沒人敢做小動作。可一旦你將公學模式推到地方執行,那就非常容易出現貪污腐敗的問題。”
“那就制定嚴刑酷法去規范地方官員的行為。”容映冉繼續道。
“能有用本朝整治貪官,向來都是嚴刑酷法,你看現在朝中有幾個不貪”許佑汐不置可否。
“”我是不是該裝作聽不見
容映冉默默地想著。
“朕記得劉繼業前些日子上奏,打算將乾報開至大乾各個地方。你創辦公學的同時,在公學內或者附近留一塊地方給劉繼業他們辦乾報吧。”許佑汐邊思考邊說,“讓乾報、各地方提調官共同督促公學創辦情況。”
“是。”
“將當地孩童進入公學學習的比例,加到官員官績的考核標準里,連續三年不達標的官員主動請辭;公學出身的孩子科舉中榜情況,可作為官員品階升遷標準。”
“還有就是,可以適當聯合地方世坤,出錢資助公學。具體怎么資助可以考慮,設立獎學金之類的。在公學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前幾名學生能夠獲得這筆錢補貼家用。地方與地方之間可以舉辦聯考,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能獲得朝廷獎學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