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佑汐接過清單打開,發現上面記錄的物資,除了好幾大袋子食鹽以外,還包括了不少衣物、紡織品。
“這些衣物是”許佑汐好奇道。
“衣服都是蜀地紡織廠女工連夜趕制完成的,希望能送給在北源城治療霍亂的大夫們。夏天快到了,這些衣服穿著透氣、材料還吸汗,女工們也希望能盡自己一份力,幫著大乾一起共渡難關。”
“除了這些衣料外,車上還有一些甘蔗煉的紅糖、漢藏地區的蟲草,百姓家里晾的肉干,希望能幫到北源城百姓。”
許佑汐之前只知道莫侍柒聽說上京缺鹽,短短幾個時辰便籌了好幾袋子鹽送來應急,但完全沒想到她還帶來了兩地百姓最淳樸地祝愿。
有百姓如此,何愁大乾不興旺
“朕替北源城謝過蜀地、漢藏的百姓了。”許佑汐情緒起伏不已,甚至覺得自己的那封表揚信有點拿不出手了。
但是好好收藏這封信的話,幾百年后也許就是個非常值錢的文物了
這些千里迢迢趕來送東西的士兵,甚至連口飯都沒吃,又匆忙離開了。
許佑汐最后還是把表揚信送出去了,并讓乾報詳細刊登此事,并夸贊其為仁義之鄉
這事寫進報紙的當天傍晚,上京又收到了一份來自平順府的物資援助,其中包括平順府今年新收成的糧食和手套、口罩。
除了物資以外,當地人還送來了三封信,一封是感謝天子恩德,一封是寫給北源城百姓的,告訴他們困境只是一時的,天下人都在時刻關心著他們,要堅持,雨過天晴見彩虹;最后一封信是寫給巡撫李思的,信里面描述了平順府現在的樣子,希望李思大人若有空可以回去坐坐,您永遠是平順府的大恩人。
許佑汐讀著信件,不禁笑了起來,無論之前有多少的辛苦和疲憊,在這一刻仿佛都一掃而空了。
目前,北源城的霍亂基本控制住了,繼續接收各地送來的物資也實在沒必要。許佑汐干脆讓乾報寫清楚,讓各個地方不用繼續送東西了,當然這種善良地行為肯定是鼓勵的。
之前不同地方送來的物資,許佑汐讓孟之謙全都運往了北源城以及附近受霍亂影響嚴重的鄉縣支援了。
一個月后。
在北源城內的霍亂病人陸陸續續被治愈,開始回歸到日常生活中來,新醫閣包括阮仵作在內的十幾位新醫卻還是每天依舊城內城外奔波,盡可能治療著城外難民。
在許佑汐強制要求下,阮仵作每次出城治病,都必須隨行至少五十位配備火器地士兵,并且寸步不離地保護著新醫閣大夫的安全。
每一位新醫閣的新醫都是大乾的財富,許佑汐也從不相信什么人性本善論,尤其不相信這些沒多少道德底線的難民。
再說治病救人本來就不一定都救得好,新醫閣的治病方式也聞所未聞,誰都不敢保證這些難民會不會突然暴動,認為大乾大夫是在害他們呢。
城外難民沒有全部治好,阮仵作也就不能離開,雙方看似處于穩定的關系中,但是隱在的矛盾一直都存在。
終于,在阮仵作又一次勸阻難民不要在河流中嘔吐、排泄后,矛盾爆發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時間,阮仵作等人其實已經能大致理解這些難民語言的意思,這會兒被阮仵作嚴厲制止朝河流中排泄的那個難民情緒激動,語速太快,聽不清楚,但是明顯是一些骯臟地辱罵詞,甚至還詛咒大乾應該全部得病。
阮仵作聽得心都涼了,幾個難民趁著阮仵作不備,試圖對他推拉、踢打。帶槍禁衛軍反應極快,幾人同時開槍,當著其余難民的面,瞬間射殺了幾個動手的人。
剩余士兵也將槍口瞄準其它蠢蠢欲動地難民,這些人哪里見過這么可怕的武器,直接嚇哭了一部分。
“阮大夫,您沒事吧。”隨行士兵趕緊將阮仵作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