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二年。
八月十五,中秋。
朝廷在上半年的收益很不錯,除了糧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豐收外,奇貨鋪的盈利也有近百萬兩之多,隨著銀行業的興起,各地商業貿易空前興旺。
前段時間,為了對抗霍亂弧菌,所有官吏都跑前跑后的格外辛苦。
于是趁著中秋佳節,許佑汐干脆在宮中辦了場盛宴,用來嘉賞百官。
“鮑長年,你的中秋禮包,我給你拿了。”
姚大成過來得早,很快就摸清楚了今年中秋宴會的吃飯模式,女帝提倡節儉,提倡寸糧寸金,就搞了個自取餐的模式。
宴會上菜品很多,官吏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取,但是每個人必須吃完自己選的食物,不能有剩菜。
“謝了。”
鮑長年平靜地接過禮盒,臉上仍是一副憂慮地表情。
“你怎么都不關心,禮盒里面有什么”
“哦,那禮盒里面都有什么”
鮑長年隨便找了個座位坐下,似乎在等人送菜上來。
“禮盒里面每人一盒月餅、一張奇貨鋪的提貨卡,做月餅都是御膳房師傅的拿手絕活,除了傳統的五仁、豆沙餡料外,還有蘇州糕點師傅制作的鮮肉月餅,以及一種新研究出來的流心月餅。”
姚大成侃侃而談,恨不得把幾種月餅的美味都細說出來。
“你都一把年紀了,怎么還跟個孩子似的重口腹之欲。”鮑長年滿臉無奈。
“張嘴。”姚大成從餐盤上拿起剛取的鮮肉月餅就往鮑長年嘴里塞,“仔細嘗嘗,難道不好吃”
鮑長年也沒想到,這鮮肉月餅和他想象中的滋味完全不同,又鮮又香,一小個吃下去完全不過癮。
“確實不錯。”
“是吧。”姚大成坐在鮑長年旁邊,也往嘴里塞了塊月餅,極其享受地品嘗了起來,“聽御膳房的說,陛下以前在江南的時候,每年中秋必吃蘇州的鮮肉月餅,所以今年周公公就特地把那位師傅請到上京來了。”
“等會,你盤子里為什么有蟹,怎么沒人給我送”鮑長年的視線落在了姚大成的盤子里,頓時就移不開了。
姚大成指了指不遠處“前面那里是菜品區,想吃什么菜自己去夾,但是蟹可不多,半天才能蒸好一小部分,我都排隊等了好久。左手邊有茶水和酒水,有純度高的白酒,清爽可口的米酒,以及香醇的葡萄佳釀,想喝什么自取。”
鮑長年看著前面人挺多的,打算過會再去“你家珮謠現在怎么樣還在廣東”
“是啊,她這次過去又是半年起步。我聽她說,廣東潮商雖多,但是比紅巾商會差了些凝聚力,她這次過去是為了搞清楚奇貨鋪商品在海外真實售賣情況。”
“珮謠是真爭氣,把奇貨鋪打理的井井有條,據說上半年的純利潤,都快有國庫稅收的三分之一多了。”鮑長年神情羨慕,“都是差不多的年紀,有今是愈發比不了她了。”
鮑長年嘆著氣,繼續道“自從我攔著不給他科舉報名那事之后,他就再也沒回過家,原先還住在奇貨鋪里將就著,后來參加下鄉縣計劃,又有禮部統一安排住處,他倒是愈發高枕無憂了。”
“這以后的事情誰能保證,陛下和他們三個小的玩得好,日后肯定會想辦法重用,要不了你操心的。”
“姚大成,你既然早知道了李思為陛下化名,為何不早點告訴我。”
“啊,是嗎還有這種事”姚大成裝傻吃著蟹肉,目光落在了剛進門的阮仵作身上,轉移話題,“新醫閣前往北源城的大夫們都回來了,我得去敬個酒了。這次要不是靠他們,霍亂哪能那么快控制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