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帝王,就沒有一個是經書里那樣,相信其人不好色、不奢侈、無私心、無幸臣、不擅殺、無以私廢公,那是傻瓜,如這樣說來,劉宏到底敗在哪里
荀柔過去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劉宏失望的深深嘆了口氣,卻也沒苛求,轉而說起別的事,“如今天下至此,非尋常之人能理之,侍中以為二位皇子誰可當之。”
荀柔呼吸一滯。
對方語氣平平,但他絕不敢將此句,真的當做其人隨便一語。
他打起精神,“陛下說出此言,意有所指啊。”
劉辯嫡長子,將劉協與之并言,天子之意圖已明顯。
“荀卿直言就是,朕聽聞皇子協亦曾得卿授課,卿當知其聰穎有勝其兄多矣。”劉宏疲憊的眨了眨眼睛。
荀柔暗暗深呼吸,定了定神,沉聲道,“陛下獨不見王莽,以聰明失天下”
劉宏猛一抬頭,與荀柔四目相對,片刻緩緩道,“荀卿如何看待袁氏”
荀柔垂眸,眼睫一瞬,“私心過重。”
“如之奈何”劉宏繼續追問。
“使袁氏族人,俱錮留京中”
“好好”劉宏使勁拍床板,“襄氏果不欺我卿果然璇璣入命,有佐世之才”
什么
荀柔眉心一蹙。
“還請陛下明示。”
劉宏露出本人在大氣層的微笑,“襄氏有觀星之術,當初黃巾初敗,便來雒陽,以性命擔保,稱君為天降之星,璇璣入命,當佐天下,必不為亂。
“朕原本不以為然,其人便與朕打賭,說他自己夜觀星象,知自己當死于中平五年四月,若時至不死,朕在處置,若死,則其先前說稱璇璣入命,必為真。”
“朕于是起了好奇,召卿進京,不想確實驚喜,去年襄氏自投,并揭發王芬等人,朕本不欲殺之,其人卻自請求死,便為實現其所預言之事。”
荀柔忍不住睜大眼睛。
沒明白他的邏輯所在。
不過不明白無所謂,劉宏讓人拿來經書一卷,讓他好生研讀。
荀柔捧著白絹。
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曾想到會從劉宏手里拿過的東西太平經內卷
“何進與皇后雖承諾過不傷幼子,可朕不能相信,母后亦不足相信,荀侍中,日后卿且同蹇碩等共力,同保朕之二子及漢室江山。”
兩個皇子,從屏風之后牽手出來,年長的劉辯固然神色感動難耐,年幼劉協睜大眼睛望來,滿臉沮喪失望。
“待朕去后,宮中托與常侍與蹇碩,宮外便托付于荀侍中,辯兒,你繼位之時,便在大殿之中封荀侍中為太傅,可記住”
“是,孩兒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