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特人隊的神奇,說白了其實和庫里的神奇相似。小托馬斯生涯初期被詬病為太過粘球,直到遇上史蒂文斯才有了質的改變。
而少帥對托馬斯的用法部分類似于科爾對庫里,就是利用隊內其他持球手,把兼具射術和靈活性的控衛解放到無球中去。因此,凱爾特人隊的進攻才會如此靈活。而身高僅僅1米75的小托馬斯,才會在波士頓打得順風順水。
正應如此,史蒂文斯才會在小托馬斯配備布拉德利和斯瑪特這類的雙能衛。當然,真正幫助小托馬斯解放出來的,其實還是霍福德。
他的傳球策應,他的射程,他的籃球智商......這個“球盲鑒定器”在凱爾特人的作用,可以說是與小托馬斯不相上下的。
所以,要阻止凱爾特人打出流暢的進攻。首先,就要讓小托馬斯無法隨心所欲的無球進攻。而要做到這一點,亨森就必須掐死他曾經的愛將艾爾.霍福德。
44分鐘的戰斗,亨森用洛佩茲和魯尼都與霍福德對位過。洛佩茲實在笨重,跟著霍福德在外線跑來跑去的總是打得很別扭。
魯尼的運動能力倒是足夠了,但說實話籃球智商還是比不上霍福德,根本無法阻止霍福德從容的策應。
錢寧.弗萊?算了,亨森還是別去折磨那個老射手了。思來想去,亨森發現只有阿德托昆博符合防守霍福德的要求。
兼具運動能力、身高臂展和籃球智商,阿德托昆博無疑是防守霍福德的最佳人選。而且霍福德本就不是那種“籃下巨無霸”式的中鋒,所以阿德托昆博也不怕霍福德強打低位。
解決了霍福德,凱爾特人隊的進攻流暢性起碼減少一半。這時候,再配合奧拉迪波的突破能力......亨森相信,最后四分鐘,他能夠殺死比賽!
于是,亨森才叫了這個暫停,并開始實行他的換人計劃。
暫停結束后,一個比較“奇葩”的陣容便出現在了球迷們面前。
阿德托昆博頂上了五號位,錢寧.弗萊則上到四號位。外線方面,喬治和丹尼.格林依舊在場,但奧拉迪波卻在如此關鍵的時刻替下了克里斯.保羅!
又一次,亨森的換人讓人們不大看得懂。
“這是什么奇葩的換人策略?關鍵時刻,亨森教練居然拿下了克里斯.保羅?而且,他居然用阿德托昆博打之中鋒?”吉姆.奧布萊恩笑著搖了搖頭,“我說什么來著,亨森教練的戰術素養實在是有夠業余的。”
看著自己眼前這么一個略顯奇葩的陣容,亨森只在戰術板上寫了一個阿拉伯數字“4”。
“4分鐘之后,我們要取得勝利。嚴格執行我的布置,誰也不許節外生枝,明白嗎!?”
亨森說完,將球員們一把丟到了球場上。和史蒂文斯的對決的確燒腦,不過再燒腦,也有被看破的一天。
暫停結束,當史蒂文斯看見阿德托昆博作為五號位出現在球場上,史蒂文斯的心里都“咯噔”一下。
亨森那家伙,該不會是這么快就找到對付凱爾特人的辦法了吧......
真正有實力的人和奧布萊恩那種外強中干的人,看待亨森的角度,也是完全不同的啊。
奧布萊恩之所以認為亨森的換人是瞎胡鬧,僅僅是因為他的水平,還不足以對亨森和史蒂文斯的對決做出解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