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沒有一個肯留下來的嗎?”
“有一個……”
方瑾和石福聊了一會,才知道,原來村子里還有一個年輕的老師,只不過……這個老師怎么說呢,和方瑾一樣,都是屬于涅槃失敗的那種,只不過他比較幸運,實力還在緩慢恢復。
和石福在學校里聊了一會,方瑾便提著東西去了村子里僅剩的那名叫做石任的老師家里,后面還跟著石福村長。
石任家距離海巖村還有不少距離,不過也不算遠。
“石老師在不在,我是海巖村的,今天是來想要和石老師商量一下村里學校的事情的!”
村長笑呵呵的看著開門的老婦人道,這老婦人大概五十多歲的樣子,臉上滿是歲月留下的痕跡,還有那身上破舊的衣服,以及這棟房子算不上特別好的模樣,可以看得出來……其實這個石老師過的也不算很好。
“原來是村長!”
老婦人有些佝僂的身子似乎又低了幾分。
一邊讓方瑾和石福進去,一邊嘆氣道:“村長,您還是別讓阿任去上課了,一年就那么幾千塊錢,還要忙來忙去,連家都顧不上了,他一個好好的大學生,哪怕去打獵,每年都不止這么點錢的……”
方瑾和石福并沒有接話。
深吸了一口氣方瑾道:“大娘,你放心,學校這次有錢了,每年年薪起碼十萬以上!別的不敢多說,錢一定有!”
這樣肯留在鄉村里教書的人……真的太少了。
方瑾記得,他以前去過的那個鄉村,那是一個屬于西部的小鄉村,交通不便,但是吧,如果去支教的話,是可以得到一些證書的……
那個鄉村里,有二十幾個學生,各個年齡階段的都有,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有,但是老師……卻只有一個。
一個姓石的年輕人。
方瑾記得很清楚,那個年輕人,比自己也就大不了多少。
那個時候方瑾問他,為什么會選擇留下來?以他一個本科大學生,出去哪怕去個培訓機構,一年下來都得好幾萬塊錢。
他說,人得知恩圖報。
他有一個瞎眼的老娘,他父親去世的早。
所以,村子里的人也沒有把他當外人,總之,每家每戶都會時不時送點東西給他家里。
他說,他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這一家是他的叔叔,那一家是他的嬸嬸。
幾乎每一家每一戶,他都沾點親。
所以,他走不了,也不想走。
他不希望這些孩子像他們的父母輩一樣,一輩子困在大山里面,他們應該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希望,然后走出大山,去見一見這個世界有多大。
而不是躬耕于農田,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盡管這樣的日子聽起來很美。
但是,這樣的日子,過起來卻很苦。
那個村子里的孩子,幾乎每一個都是他的晚輩,有些人喜歡叫他叔叔,還有人叫他伯伯,也有叫他哥哥的。
但是叫他最多的,還是老師。
所以……就沖這個,他說,他就留了下來,也愿意留下來。
他想成為這些孩子走出大山的橋梁,或許這座橋梁不結實,也不穩當,但是他會盡他最大的努力,哪怕……把這輩子都安葬這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