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直到天亮,車隊才又停下。
現在已經距離目的地不遠,也不擔心再被官府搶人,領兵將官就下令埋灶做飯,休息兩個時辰再走。
十幾個時辰的連續趕路,又沒吃沒喝,所有人都精神萎靡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有的人甚至一下車就癱坐地上。
官道不遠處有一座小廟,宋梨云四人半道沒停過吃東西,此時除了坐得腰酸腿疼,精神頗好。
他們不愿意跟其他人一樣坐下休息,見旁邊有廟,正好過去看看,隨便活動活動筋骨。
小廟只有一間正殿,看樣子以前曾經興旺過,神臺殿柱做工都很是考究。
可現在屋脊坍塌,神像已毀,香火全無。
宋梨云看著神臺上只剩半截的泥塑,聽宋得奎口若懸河的講這尊神像的故事。
“你們看菩薩腳下的布袋,鼓鼓囊囊,哎這可是管我們種田的神仙。”
“啥神仙管種田那不都是土地爺的事嗎”聽到宋得奎說故事,廟外休息的其他人也被吸引過來。
宋得奎見別人也感興趣,越發得意道“土地爺只是芝麻綠豆官,這個神仙是真正能上天的神,叫“布袋和尚””
“切,還以為是什么了不得的,只是個和尚”有人露出鄙夷不屑。
大武朝皇上信教,嫡姐大長公主更是在宮帶發修行。
為了迎合上意,各地大廟加起來沒有三千也有八百,這樣的野廟更著數不勝數。
廟多神也多,五花八門各有出處。
就連作用也不同,管天管地、管生管死、管姻緣管生孩子,各司其職,很是熱鬧。
宋得奎見自己的博文見廣被人鄙視,頓時生惱。
他知道說一個神仙管土地終歸土氣了些,還是說財運人人喜歡。
于是大聲道“你知道啥,這布袋和尚的布袋可是個法器,是福袋,東西隨便往里面,就是千金也裝得下,只要摸一摸,財運自然來。”
果然,說財運就立即引得幾人好奇相問。
宋得奎就把“布袋和尚”的事跡講出來。
布袋和尚是傳說中彌勒佛的千萬化身之一,平日以杖肩荷布袋云游四方,以禪機點化世人。
樂善好施、身懷絕技、除暴安良、讓眾生離苦得樂。
布袋和尚出身農家,插秧自是本行,甚至寫下詩詞
手捏青苗種下福,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成稻,后退原來是向前。
所以,不光是商家求財要拜,就連荒野農莊也會有人塑廟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宋得奎在鎮上跟人廝混多年,口才了得,待他抑揚頓挫將故事講完,破廟里已經聚齊了幾十號人,就連護送的官兵都探頭來聽。
宋榛平跟小安聽得入神,看向殘破不堪的泥像滿是敬畏。
宋梨云也在看著那泥像,一雙眼睛亮晶晶難道這個什么和尚也是空間異能者那自己的秘密就有辦法解決了。
來到武朝兩天,她已經看出這里沒有變異植物動物,人也沒有異能。
自己的儲存空間在末世廢土算不上特殊。
換到這里一定是異類,肯定沒有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