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鎮北軍需要維修邊墻哨所,戶部又卡著銀錢不下發。
而且眼看冬季到來,軍士還需要添置冬裝。
鎮北軍糧餉吃緊啊
趙廷朵坐不住,在羅百戶的書房里來回踱步,細細思量。
當年發生“碎金慘案”時自己才十六歲,正逢部落冬季轉場,就沒有回硤石關,對當日之事并不知道。
可從那以后起,自己就被父兄提醒,不能隨便在武朝境內露面,也就很少回鎮北府了。
如今朝廷紛爭不斷,父兄雖然依然權柄在手,可是已經明顯大不如前。
大哥甚至已經把主意打在碎金鎮的沙金上。
派人來這里建營扎寨,一則守住通往迷達河的咽喉,二則還是想淘些金沙補貼軍中。
可惜羅百戶他們半年來在這里走遍周圍大山河流,都沒有找再找到金礦。
軍戶
趙廷朵心里一跳。
他雖然不在軍中任職,也知道武朝軍戶可以直接給軍隊供應糧草。
武朝邊境上的軍戶多為朝廷流放的罪人,這些人千里奔波而來,受刑之后身體虛弱,又沒有種地經驗,能養活自己都不錯了。
而且,罪犯軍戶是由戶部吏部送來,即便有收成也是當地官府在管。
要是鎮北軍自己能擁有一大批軍戶專門種植糧食,又何愁糧草。
可惜,父帥跟兩個兄長身居要職,被朝廷文武百官盯著,一舉一動都會牽連宮中太子表哥和皇后姑母。
自己身份特殊,又不方便行走武朝替父帥解憂,能做的只有讓部落按時牛羊改善軍中伙食,無法解決最基本問題。
書房里,三公子趙廷朵憂心忡忡。
營房正廳,羅百戶見到了宋梨云兄妹三人。
“就是你們要入軍戶”
羅百戶目光犀利的盯著宋榛平,想從這個單薄瘦弱的少年臉上,找到他“腦子不好”或者“另有企圖”的蛛絲馬跡。
屬于軍人的無形殺氣頓時逼得宋榛平瑟瑟發抖,顫著聲道“是,是草民。”
自稱草民這個詞,還是宋梨云教他的,剛才一哆嗦差點忘了。
見宋榛平這樣怯弱,羅百戶頓時興趣缺缺,幾乎想馬上趕出去。
只是不想回書房去看帳本,羅百戶只好耐著性子,沉聲嚴厲道“你為啥要入軍戶入軍戶以后就是軍隊的人,遇上戰事每戶要征兵征糧,軍令如山,沒有拒絕的理由。”
宋榛平被他逼得都快哭出來,想好的說詞瞬間消失,說話就沒了頭緒“我們沒房沒地也沒家,只想活當了軍戶。你們總不能看著我們餓死”
“呃”
羅百戶傻了眼。
看宋榛平身上穿得破爛就知道家景貧寒,這是來服徭役吃了幾天飯,就想賴上軍營不走了。
自己都愁得要死,哪里有多的糧食養閑人。
旁邊領著宋榛平兄妹進來的小兵也傻了眼。
見百戶大人黑了臉,他也頗有眼力勁,忙將宋榛平往外推“你想得倒美,軍戶是每年要納糧,你一個流民還想白吃。”
宋榛平急得嘴打結“我們不是流民,以后能種地交、交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