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穆是木匠,只需要一摸就能分辨出手中板子的用途,可現在他卻是傻眼紙板是什么能做什么
韓明也想看看紙板能做出什么,催促著穆木匠趕緊動手。
因為場所和技術問題,宋梨云只能做出長五十厘米,寬三十厘米的瓦楞紙板。
紙漿用的是樹皮纖維和葦桿,橡子淀粉,小米粉做的黏合劑,漿液里加上增加硬度和粘稠度的黏土。
說實話,做出來的紙質量是真的好。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
沒有機器卷軸心,每張紙板中間是手工搓出的小紙卷為芯,兩邊貼上硬紙黏合在一起。
這樣每塊板不僅結實,而且兩邊的紙面光滑細膩。
若是有需要,還可以隨便拼接成大張紙板。
穆木匠還沒有用紙做木工的經驗,他按照宋梨云的指點,不用木釘,用疊壓和榫卯扣接方式,將紙板做成紙箱。
只是這紙箱有些奇怪,沒有蓋子,只有四塊活動的紙板遮擋。
提起來輕飄飄的,丟在地上也摔不壞。
而且只要取出底板,三折兩折,結實的紙箱像變戲法一樣,變成一疊紙板。
重新撐開來又是結實的紙箱,可以反復使用。
韓明嘖嘖稱奇。
盡管整個生產過程他都是親手參與的,還是無法理解那些破破爛爛的枯草樹皮怎么就變成箱子。
而且只要在箱子里裝滿東西,還能承受他這個漢子的踩踏。
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四月,黃昏的碎金鎮已經充滿煙火氣,從鎮外田地里收工的農戶,結伴同行,彼此談著今年土壤旱情。
已經四月了,還沒有透徹的一場春雨。
碎金衛在關墻下的橋洞落下斷水石,現在黃沙河里蓄水。
碎金鎮外的土地澆灌水完全沒有問題,只需要挖一條溝渠,就能引水進地,每一塊都是旱澇保收的良田。
自從平陽府回來,宋榛平沒有按以前的想法種粗糧,而是用在平陽府買回來的稻種育秧,準備把這一大片地都種成細糧。
播種的春油菜苗也長起來了。
回歸自然的種子發芽率比后院的暖棚里好太多,足足百多株,再加上后院已經快開花的兩株油菜,能有一些收成,他也不擔心神仙種子會絕種。
種地的人都愛過來看宋家的地。
因為宋榛平的種植方法跟他們有好些不一樣的地方。
什么行距窩距,什么土溫育苗,火溫育苗,很多詞聽起來就像是天書。
宋榛平又不藏私,知道的都說,只是愿意聽他的人不多。
大家都習慣種苞米,粟米高梁,種土豆為主糧,再種花生,芝麻榨油,一家人的口糧就夠了。
像小麥稻谷這樣的細糧,技術要求高,稍微不注意就要絕收,他們都盡量的少種。
宋榛平除了稻米,還種大量芝麻、花生和蠶豆,這些都是云兒說可以榨油的。
傍晚,宋榛平拉著菊青馬剛進院門,被迎面沖過來的兩個方頭怪物嚇了一大跳。
小安跟黑金一人頂著一個黃色的紙箱在院里亂跑,就好像以前村里過年時來游村的大頭神仙。
“小安,你這樣看不著地,小心摔倒”
小安聽到哥哥的聲音,斜刺著就沖過來,差點一頭撞上菊青馬。
嚇得宋榛平忙一把將他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