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里縣,難得出門一趟的蕓娘去了針線鋪子,選了很多繡線花樣。
又進胭脂鋪,替宋梨云選水粉胭脂,她還給宋榛平和小安分別買了一個平安鎖。
從宋榛平說要給蕓娘和韓明養老,家里的氣氛就有些微妙變化。
從蕓娘留在寶林居,宋梨云就給她和韓明發了月銀,每月一兩銀子,現在她就全部拿出來買成東西帶回去。
看到蕓娘給自己買胭脂水粉,還給宋家兄弟買銀鎖,宋梨云很是汗顏,她以前沒有想到這些。
不能讓蕓娘破費,她也趕緊買些東西。
宋梨云不喜歡繁瑣發式,平時還是綢帶束發最方便,就勉強買了兩朵絹花。
倒是給蕓娘買了一對銀鐲和銀簪。
韓明跟薛壯三人一直緊隨其后,他們可能還沒有陪女人買東西的習慣。
縣衙里,江大人拿著宋梨云寫下的承諾書,看著滿篇略顯潦草的紙蹙緊眉頭,好半天才把紙章夾進卷宗內。
碎金鎮在賣地,他是知道的,好幾個外村想買,還托人在縣衙來問,想要官府出面,讓碎金鎮允許外人買售土地。
宋梨云是軍戶,縣衙不許軍戶
他沒有弄明白,宋梨云為什么愿意替人擔責,而不是直接簽下賣身契,一勞永逸
雖然只是簡單說了幾句話,他江豐還是覺察到宋梨云不好對付。
自己只問對稅賦怎么看,對方就說應該交稅,但要衛所代交。
這話沒有問題,但要自己去跟衛所要,這不就是推脫之詞。
這女人很油滑
為了安全,宋梨云幾人沒有在七里城停留過久,買好東西就匆匆離開。
回到碎金鎮,宋梨云都沒有休息,馬上拿著韓明跟蕓娘的戶籍本把自己看好的幾塊地皮登記上了。
這段時間里,眾人買地皮說得厲害,住在鎮上真正出銀子的并不多。
五兩銀子不是隨便一家就能拿出手,而且很多人覺得自己有一個院子住,已經滿足,倒是外地人借著鎮民的戶本買了幾處。
宋梨云赫然又是最大的份額。
第二天,就是碎金鎮恢復集市的第三場。
相比起前兩次的試探,周圍村民顯然更加積極,早早就擺攤設點。
七里縣的貨郎也來了,各種針頭線腦,絹花布匹,糧油肉也擺放整齊。
衛所騎兵游弋集市周圍,讓村民越發心安。
宋梨云拉著小安出門趕集。
外面的露天集市上,籮筐挨著籮筐,板車挨著背簍,真是一步一景,小安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熱鬧的場景。
上次到府城所見,也多是商鋪行人,跟這種露天集市完全不同,這樣讓他看得稀奇。
現在已經是六月初,桃杏正是成熟時,村民將自家院里的果子背到碎金鎮來,多少能換幾文錢。
還有家紡的布,糖糕,酸菜,雞鴨,各種糧食。
宋梨云提著籃子,上面蓋著布,見著果子就買,見著雞鴨也買。
她的籃子就像個無底洞一樣,只管往里面裝。
走著走著,眼前出現一只花白小狗,在柳條筐里對著外面的人嚶嚶叫著。
小安蹲下身摸摸毛茸茸的腦袋,這手感跟黑金的不同,軟軟的不扎手。
小狗也不怕生,瘋狂舔小安的手,小尾巴搖出了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