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梨云找到街上跑腿幫閑傳出消息天香樓開業一月回饋客戶,清酒玉枝蘭喝五送二,喝十送五。
自從玉枝蘭酒坊跟天香樓簽下契約,就成了特釀專供,旁人是買不到的。
昔日看不上,今日就攀不起。
天香樓賣得可不便宜,加冰的一壺酒要三十文,還沒有多的,哪怕不加冰的也要二十文一壺。
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
那些食客一聽活動期間喝得越多,送得越多,頓時心里開始盤算。
若是人多吃上一頓,只需要花菜錢,酒水幾乎白撿。
這酒空喝著寡淡,可只要配菜就是絕味。
消息一傳開,就有人專門沖著這免費酒水來。
尤其是縣學士子,邀上幾十個同窗,把酒歡歌,香噴噴的烤串吃了,再喝到肚圓還只微薰,正好做詩。
一時間天香樓顧客盈門,二樓的雅室全開都不夠,就連門外那片空置下來景觀點也擺了桌子,圍上紗幔防塵。
沒想到成了姑娘們的最愛。
從紗幔里望外,人面清晰,而走在街上的人只能看見里面人影幢幢,環佩叮咚,烤串香飄,不見其人。
城里女眷難得有一處可以消遣的地方,結伴到天香樓小聚,她們不坐雅間,專門包下臨街幔帳。
宋梨云索性找人做成一排雕花輕紗的碧紗柜,上設小窗,小窗可以開個小縫,到冬天還可以改為糊亮紙。
這一下,跟外面不再只有一層單薄的白紗。
隔著柜子,通透又結實,往外遞一個香囊荷包也方便,就更得女眷們的喜歡了。
也正因為是在街邊,女客進出都在眾目睽睽之下,反而無人能說什么。
自從知道那亮紗后有一雙雙漂亮眼睛在“觀景”,天香樓前的街道上人更多起來。
走來走去的除了手持折扇,吟哦詩書的學子,還有衣袍簇新,發髻一絲不亂的男子。
反正那儀態是能怎么端就怎么端,弄得天香樓外不過十多米距離的街道,像是走秀t臺一般。
這樣的結果就是天香樓每天收入打著滾的往上翻,從二十兩到三十兩,四十兩,甚至翻過百兩。
每天羊肉需要量也從一只兩只,到五只八只。
林韜完全進入掌柜角色,他性情穩重踏實,賬目上整理得一絲不茍。
周祥則是樓里護衛,帶著人將天香樓打整得鐵桶一般,順帶還幫江大人做些抓街上毛賊的小事。
天香樓沒正經的大廚,可有正經的護衛。
手段強,數量也出奇的多,早上在店門口排隊時,密密麻麻站兩排。
沒辦法,天香樓里連烤肉的都能使槍弄刀。
衛所那邊還有大堆的人排著隊的想來,只需要供吃,不需要工錢。
有這些人在,天香樓的治安非常好,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敢靠近。
在丟出幾個喝酒鬧事的人之后,來樓里喝酒的酒品都好了,喝醉后也是彬彬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