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狄虜部落的習慣,他們在入冬時遷到冬季牧場后,需要待到來年春雪消融才遷帳到夏季牧場。
若是頂著風雪頻繁讓牛羊長途跋涉,消耗大量體力,那么很多體弱的牲口就熬不過漫長冬季。
不到萬不得已,營地是不能隨便移動的。
一夜風雪過去。
等到第二日天明,雪沒有停,迎風面的板墻已經堆起一米高的積雪。
宋得奎裹著皮帽,站在大車架子上用木棒扒著屋頂上的雪。
昨天他說了一晚上話,說得口干舌燥談好十套房子的生意,可別現在雪壓塌紙屋子,壞了自己的口碑。
巴林和武東則忙著打理馬匹,他們要派人冒雪回去,把這里的情況反饋給廣堡。
這里靠近武朝邊境只有兩日路程。
以防止狄族突然偷襲邊民,所有部落的動向都需要告知鎮北軍衛所。
巴林遣了兩人回去,武東則按把那個闖禍精大興送走。
自己雖然道個歉,可宋老板看大興的眼神還是帶著刀子。
宋梨云沒有走的意思。
她有的是糧食炭火,菊青馬草料充足又有板房住,無論是冒雪回衛所還是去巴林的部落,都不如留在這里好。
而且,她還需要在雪停后,第一時間去找遷走的部落。
在吃過早飯后,報信的三個人騎馬冒雪踏上返程。
武東和巴林等人留下。
武東不僅領下肖總旗的軍令護送宋梨云,他還是衛所的巡哨兵,監視草原動靜是他本職工作。
跟宋得奎一夜閑談,巴林則自覺看出宋梨云的實力,言行更多了一分恭敬。
難怪一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姑娘,敢只帶著一個仆從一架馬車就進草原。
不僅自己有功夫在身,還有兩個衛所撐腰,又是作坊商鋪的東家。
宋老板可是說過,宋家有食品作坊,造紙工坊,皮貨鋪子,有酒樓飯莊,還有販賣牛羊生意,活脫脫一個財神爺。
武東和巴林領著人,頂著大雪順著遷走部落方向追查。
他們擔心雪下得太大,會把留下的痕跡全部淹沒。
板房里只留下一個狄族人看護營地。
宋梨云提著一桶加過藥的水走進馬廄。
宋得奎正給老馬打理皮毛,看見宋梨云提水進來,就走過來道“現在馬可以吃雪,外面的干草也能吃,你皮囊中的水得省著用,別再拿出來了。”
說著,他還眨眨眼,瞥了一眼正在打掃馬糞的狄族人。
現在有外人,宋梨云的“寶袋”可不能暴露出來。
人多有人多的好處也有壞處,原本儲存在空間里的食物和水現在就不方便隨便取出。
要是都依靠菊青馬拉的車,也有麻煩。
馬車空間有限,一匹馬的力氣也有限,只能擴大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