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宋梨云的隊伍里不僅有皮囊中的趙三,還有受到箭傷的兩個烏達騎兵,速度不得不慢下來。
值得慶幸的是,有落在隊伍后面的宋梨云壓住陣腳,一切都有驚無險。
平善部的族兵只要靠近過來,跨下的馬就會停腳轉圈,一步也不肯多走。
無論平善把自己的馬如何抽打,也不能如愿。
他只能命令射箭。
于是宋梨云跟菊青馬就成了箭靶子。
一箭又一箭,宋梨云背著一扇板房的屋門,聽著后背上“哚哚”箭矢聲不絕于耳。
等到烏達部落的谷口,宋梨云背上的門扇已經被插滿。
此時谷口的木墻和拒馬已經放下,一層一層緊密相連,筑起防御,把谷口堵得嚴嚴實實。
單長老還沒有到,就開始大喊著開門。
木墻后的烏達部也看見了自家長老的危險,立即動手,在烏達部還沒有到就打開欄門。
單長老一行人馬速不減,瞬間沖進谷口,而緊追而來的平善部被一支排弩射中,沖在最前的三個奴兵同時被弩箭當胸穿透,整個人飛起重重摔出丈許,頓時鮮血飛濺。
跟在他后面的平善差點被箭頭扎上,嚇得一扯韁繩,趴在馬背上躲過一劫。
木墻后,烏達部落的人放下盤絞,隨著皮索的嘎嘎聲,第二支排弩又帶著呼嘯射出。
第二批排弩沒有射到人,三支箭矢深深扎進地上,露出半截黝黑的箭桿,看著就讓人后背發寒。
這種腕粗的弩箭本來就力大無窮,烏達部落用的還是牛車排弩。
一發三箭,就是連扛著硬盾的甲兵也抵擋不住。
幾次死里逃生,平善額角汗水淋淋,著厚實的木墻,還有木墻后又抬起的箭頭,以及那響起的“嘎嘎”聲,平善揮舞著手臂呼喊“退,快退”
他此時只感覺口中發苦,心中發虛自己難道又做錯了
他努力回想在部落時,巴萬說烏達部落族兵全出,本部防御空虛,只要偷偷過來,一定可以偷襲成功。
這怎么偷襲或者說偷襲就一定成功
其實,平善真的是運氣不好。
排弩是不可多得的貴重兵器,烏達部落可舍不得長時間放在外面日曬雨淋。
尤其是那些牛筋弩弦,平時都會打上牛油用氈布包裹放置。
為方便大量羊群牛群出入,谷口只有木欄簡單隔擋,就連木墻都不會多放,更沒有粗大沉重的拒馬。
在這種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要是突然有騎兵沖入偷襲,烏達部落受到重創,甚至被打破都是有可能的。
宋梨云二十多人一停馬,通夜守候在木墻后的兩個長老立即迎出來。
單長老都來不及跟他們說話,先喊著讓人抬軟榻,送傷者去醫棚治療。
兩個長老看見血淋淋的傷者,趕緊找來軟板送人,等他們一眼就看見完好無損的宋梨云,頓時長舒一口氣。
乞嬤嬤對這個這個貴客看得極重,只要她沒有受傷就好。
兩人對渾身狼狽的單長老恭賀道“想不到單長老的勇猛還不減當年,只用十幾人就能從敵騎中平安回來。”
“是啊是啊多虧單長老能救回少夫人,要是少夫人有什么閃失,夫人肯定會不高興”
單長老的面色瞬間鐵青,他咳嗽一聲,板著臉看向亂糟糟的一旁“你們倆說錯了,其實是少夫人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