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教導出來的孩子,不著調歸不著調,卻知道分寸,不會做明擺著找抽的事。
“他在幫趙嘉三個做生意,沒有跟你說嗎”
“什么生意”
“在縣城門口打了個草棚子賣涼茶,賺不了大錢,稍微補貼點家用。”
慕耀沒提李念買人的事,怕氣著眼前這位本來就氣不順的大伯。
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想幫李念承擔怒火。
聽到解釋,慕族長欣慰地捋捋胡子感慨,“不錯,懂事了,還以為他們要再打磨半年,倒是我小人之心。”
呵呵
慕耀垂頭掩飾眸底笑意。
若是大伯得知這三人如此努力是因為李念花煙館買人,會不會直接跳腳
聰明的沒接話,輕輕點頭糊弄過去,而后迅速拋出另外一個話題,“馬上要收麥子,堂哥們今年回不回來幫忙”
“今年請短工,”慕族長語氣有些失落,“縣城生意忙不能丟,老大他們的年紀到底大了,一年不干活,猛不丁的身體吃不消。”
年紀大是借口,其實就是不想回來幫忙。
這些孩子在縣城賺錢后,就看不上家里的仨瓜倆棗。
然而,也不想想,商人賺錢多又如何士農工商它就排在末位。
這幾個孩子沒感覺到落差,主要是生意小,家里本質上還屬于農戶,不至于被人當肥羊宰。
聽到這話,慕耀有些詫異,“大伯沒提醒他們”
農桑乃衣食之本,生民之根基,當今皇帝都不敢忽視,更何論無權無勢的百姓。
“這種事有點腦子都能想到,他們兒子都快娶親還要我事事提點,當我是茅房的廁籌嗎”
慕族長并不想多管閑事,“更何況,現在說什么都沒用,他們眼里只有銀子,只有吃過虧摔過跟頭,才能醒悟自己錯的多離譜。”
慕耀非常贊同這話,“這種事慕濯看的更為通透。”
以他這兩天幫忙的情況來看,慕濯腦袋靈活懂得變通,非常適合做生意,但是人家就從來沒想過這事。
有自知之明是一回事,更清楚錢這東西夠花就行,太多或是太少都不合適。
“臭小子對錢財看的確實不重,除了偶爾不著調身上沒啥大毛病,”慕族長對親兒子的濾鏡很厚,“農家人就該這個樣子,本不本分說不上,至少有自知之明,知道怎么做事對自己最好。”
可惜不是老大,否則,自己現在已經能退位讓賢,天天在家含孫弄怡。
欣慰中帶著驕傲的笑容,與提起另外幾個兒子截然不同。
這就是偏愛
慕耀心里升起一股非常微妙的情緒。
想了想,他直接問出聲,“大伯,其他幾個堂兄也不差,都是親兒子,為何不能一碗水端平”
慕耀有此一問,慕族長并不意外,這是他的心結。
未必是糾結什么,只想知道其中原因。
嘆口氣,他沒有回避這個問題,“我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除非只有一個孩子,否則,偏心這事沒法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