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祈康安回來,得知了有村民有留下的意愿后,又帶著祈康泰去點人數。
再回來時眼中是隱著笑意回來,和祈老頭在屋角落里小聲嘀咕“加咱家還有五十九戶人決定往下走,總人數三百九十六個。”
三六九這仨數,是他們這邊人認為的吉利數字。
不過這不是他笑的原因,而是“咱村好些戶麻煩的,事兒多的,都要留下來。”
祈老頭問“都記清楚嘍”
“嗯哪,想留下的大部分都是家里孩子多的。”也是就可以理解,娃兒們逃難走遠路活下去的機會會更小。
老太爺家的三房也要留下,也說是孩子太多不愿再走了,不過祈康安看得出來,他們是不愿再顧著老太爺這位癡呆祖宗。
沒啥好評價,別人家的事,他能做的,也就是以后對老太爺家照顧著些。
祈老頭也眼中染了喜色的點了點頭,“去吃飯吧,他們中午買了只大笨雞熬了一大鍋雞湯。”
把大餅掰碎放雞湯里攪一攪,賊香,還頂餓。
“哎,爹你吃了沒”
“吃了。”和寶兒一起吃的燉兔肉,鐵匠鋪的楊老板讓人送來的。
祈老頭心里美滋滋,他家乖乖怎么就這么招人疼呢。
看到他心情不好飯沒吃兩口,特意端出媳婦給她單獨做的燉兔肉,還硬要哄著他吃。
其實當時祈寶兒是這么說的“爺,咱們已經沒多少鹽了,客棧里要借那價貴得要死,外頭買就更貴,還不定能有得買。
你再不吃東西可就會沒力走不動道,到時再出發,爹和叔他們就得推著你走,咱得再扔掉一車的東西拿來裝你。”
這話可太戳肺管子了,祈老頭一下就吱梭了起來。
吃,他不是舍不得一車的東西,主要是不想拖了兒子們后腿。
田老太正在廚房燒水。
在山里祈康安就一直交待不能喝生水,村民們起初沒往心里去,在家時地里做活,渴了都地里的水找個干凈點的直接喝,也沒見誰喝出毛病來啊
田老太那時也一樣,逃難呢,哪還能那么講究,何況他們家的水還是寶兒拿出來的,比別人山里隨便取的水干凈老多了。
后來有一漢子喝了路邊石壁滲出來的水,好家伙,拉肚子拉到差點去見寶兒的大殿下爹,都村里人仗義一路給大家伙換著來才愣是背出了大山。
這下大家才聽話起來,怕了,不敢不聽,麻煩就麻煩些,還是命重要。
田老太也是從那時起,但凡是有時間她就要燒一大鍋水備著,全家人用來喝的水囊里必需只能裝燒過的水。
廚娘阿婆走了進來,看到田老太給一個個水囊裝涼白開,很是好奇“老太太這是”
“這水可得燒開了喝才干凈,怕燙就涼了再裝起來放著,喝生水容易生病。”
她這可是大實話,有過實證的實話。
可聽在廚娘阿婆的耳里講究人就是講究人,連喝個水都要燒開再放涼的這么麻煩。
也越發坐實了田老太是個富貴老太太,尋常百姓哪個喝水還得這樣的麻煩,誰不是井里打出來就直接喝
廚娘阿婆坐另一個正蒸著饅頭的灶前幫著添柴,狀似無意的問“老太太,你們準備去哪啊外頭兵慌馬亂的,出了咱們鎮可就不太平了。”
田老太心里咯噔了一下,真被她的乖乖給說準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