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家村。
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原本一片荒蕪般的祈家村,已經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
原本從國道進來的路,寬也就兩米左右,因為幾十年沒人行走早已經雜草叢生,說是路,其實已經看不出路的樣子,當時進村時,完全憑的是刑衙頭的記憶指出,大家伙拿刀愣劈出了條路。
現在這條路已經拓寬到了近五米寬,并且路上還鋪著一塊塊的大石板,看過去就氣派。
一排排的房子已經全屹立著,除了大小有所差別外,規格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那種類似于四合院式的院子,門一進去是個大院,前正房,左右兩排的東西廂房。
再往其它地方看,田間已有不少人在勞作,河邊婦人們在三三兩兩擠成堆的洗衣洗被,路上時不時竄出三兩個孩子們奔跑著玩鬧。
這兒,如果是一個知其過去的人看到,它已經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村子。
幾輛馬車從官道拐彎進來,又緩緩的朝著村子駛來。
祈家村別看處處都是馬上要建好的新房子,可它那個窮的啊,除了老祈家大房外,也就老太爺家可能還有些家底。
可問題是,就算是有家底,他們有一個算一個,在這可都是人生地不熟。
所以今兒突然的出現這么多馬車朝他們村來,一下就引來了河邊一群婦人們的注意。
“那些誰啊”
“不知道,不過肯定不是來找咱。”
“會不會是找寶兒她爹”
是的,祈康安從逃難路上的安大爺安大伯,在這安定下來還沒多久,又恢復成了寶兒她爹。
大業媳婦突然一臉驚呆的手里的衣服都掉到河里,好在位于她下流的一婦人眼明手快的及時將衣服撈起,這才沒讓衣服順水飄走。
“你咋了”現在家家戶戶都沒幾件衣服,這要是飄走了得多心疼
“寶,是寶兒回來了,肯定是寶兒回來了。”大業媳婦激動得身子都在發抖。
衣服已經不管了,踉蹌的起來朝著大路就跑。
“寶姑姑真是寶姑姑回來啦”
“寶姑奶可算是回來了。”
“別亂喊,咱寶姑奶現在可是當了官,是縣令呢。”
“你才別亂喊,啥縣令,是縣主,比縣令大著呢。”
“哎呀你們倆別吵,看,看,馬車拐彎了,是去老祈家大房那的,真的是寶姑奶回來了。”
沒會兒呼啦啦的河邊已經一個人不剩,至于丟在河邊的盆和衣服,祈家村現在民風可好著哩,就是誰銀子掉了都不怕會沒。
老祈家大房的宅子還沒蓋好,也是現在村里唯一還沒建好的地方。
要全青磚紅瓦,里面還要亭臺閣樓,地方又大,這可不是一朝一兮就能完成的工程。
和村里的房子不同,村里的房子就是老太爺家,也都是選了建土磚房,那個速度快,人多的話半月一月的基本就能入住,這時間還是曬土磚要占用去好至少一半時間。
所以,祈家大房現在住的,依舊還是祈寶兒離開前蓋的那倆屋。
反而顯得祈家大房現在住得最落魄。
前面沒有院墻擋著,正在灶臺忙活的田老太抬眼就看到了馬車朝他們家方向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