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一路上老祈家在村里的威信越來越高,在祈康福合離后,讓祈老頭歇下去的心思又再次升了起來。
他琢磨了很久,最終琢磨出一個辦法來。
未必一定要更換了門庭,那是下下策,上策是他應該在幾個孩子沒去參加科舉前先將麻煩解決,并且錯還不能是他們這一方。
于是,就有了剛安定下來老祈家便立馬分家的事。
大房有錢,這是老祈家人都知道的事,可分家卻是一文都沒分給二房和三房。
按理來說,這些錢本來就都是大房的乖乖給掙的,沒有拿出來全家分的道理。
不過祈老頭太了解祈康福,他不會去跟你講這個按理。
他只會覺得,錢是還沒分家前拿到家里,不管哪房的人掙的,它都應該屬于公中,既然分家,就該拿出來平分。
不僅是錢,大房得來的一切東西,都應該拿出來平分。
是基于孝道更是無處可去的不能與整個家族對抗,身為父親的他說怎么分,祈康福再不滿也只能認。
可同樣的,大房有錢這是全村都知道的事,并且全村還知道,那錢是祈寶兒掙來的。
他這么分家,全村人都說不出一個錯字來。
相反著,如果他把錢拿出來分二三房,村里人反而會不滿,祈寶兒可是全村的福娃神人。
之后再讓祈康福發現大房的便宜他再也占不到祈老頭不準葉三妮給二三房送東西
不過,祈老頭怎么也沒想到祈康福會尋個已經有孕的寡婦粘上去,更想不到他會為了那個寡婦真的與父母斷親,自愿脫離家族,連兩個親生兒子都不要。
祈老頭是想放棄祈康福,但怎么說那都是自己的親兒子,血濃于水呢,但將來凡祈康福能自個爭氣點,能改正,祈老頭又怎么舍得不要親兒子
說白了,祈老頭是自信,自信祈康福就是脫離了家族在外也混不久,等吃夠了苦頭,自然就會乖乖的回來。
吃了苦,就是長了教訓,他反正是已經掰不回祈康福,那就讓現實的暴打讓祈康福學乖。
祈老頭很是光棍的想。
只是誰都沒想到,祈康福這一走,從此,再沒有人見過他。
扯遠了,回來。
田老太琢磨了下問“現在就把四郞六郞給過繼了,會不會太早了點。”
要是老三悔改了回來呢
瞅瞅,嘴再硬,可做父母的,哪能真的對親兒女說不要就不要
祈老頭這點倒是已經想了很久,“就是老三再回來,他要么也是在外已經娶了媳婦,要么咱還是要再給他娶一房,怎么都不如老大媳婦的和老二媳婦的。”
頓了下祈老頭又說“咱運氣好,老大媳婦就不說了,咋夸她都成,老二媳婦直性子心也善,雖然有時不著調但也無傷大雅,四郞和六郞跟著他們倆隨便一個,都比跟著不知道咋樣的后娘要強。”
田老太皺了皺眉,“以前是都挺好,那不是孩子不用他們養著,不用出錢又沒有責任,不過是偶爾的給點吃喝。
真要直接過繼過去,我怕她們心里會不舒服,反而的對孩子不好了可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