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滅族慘案,案發在九年前夏,案件發生在位于京都外城北街尾。
那是一貧民一家,共十三口。
家中老太太過壽,雖貧但孩子算是孝順,兩子一女還是合資給老太太辦了壽宴。
也就是一家人吃個飯,團圓一下。
兩個兒子兩兒媳,一個女兒加個女婿,還有一個只七歲一個只三歲的孫子,一個剛滿月的孫女,及女兒的雙胞胎只五歲的外孫和外孫女。
整整十三口,只一夜間……
夜間鄰居有聽到慘叫出來察看,倒是看到了兇手,只夜間昏暗,鄰居看得并不清晰,后來刑部倒是抓到了幾個可疑人員,可鄰居卻辨認不出來。
因此案件也就一直懸在了那兒。
這個案子能被君槿瀾所破,當屬巧合。
得知君槿瀾都能負責刑部的案子了,京中不少人的腦子就活躍了起來,因此這些日子定國王府收到的請柬是著實不少。
經過了張管家挑挑撿撿,最終擺到君槿瀾面前的是不太好推的幾份。
“賢王請宴?”君槿瀾有點驚。
老賢王今年已六十有七,算是高壽了,不過他年經時尚武,老了也非常注重健康,因此現今身體依舊康健。
不過老賢王這人到了晚年后喜清靜,從來就不愛什么宴會聚會的,就是別人請他,只要不是實在面子上過不去的,他都懶得去。
怎的自個兒還辦起宴會來了?
張管家有些一言難盡,“爺,您忘了賢王去年喜得貴子了?賢王這是給老來子辦周歲宴。”
老賢王這人,還真挺一言難盡。
禺國因曾經戰事不斷的原因,多少有些重武輕文,現今依舊位高權重在朝中有話語權的王爺,一般大部分都是武王。
老賢王也是其中一個。
不過老賢王的一言難盡,和他是武是文沒大關系,而是他的后宅。
老賢王一生正妃有七,元配出自容王府,是容王的嫡親大姐,為老賢王生下長女后不到一年便病逝。
說皇族仁義,有一點是其它世家還真比不上的,那就是對妻子的尊重。
沒有明文規定,但皇族中一般嫡子未出是不會有庶子的,嫡妻有孕時也一般不會納妾。
這還要歸功于禺國的第十六任皇后——錦仁皇后。
錦仁皇后成為了太后之后,在皇后有孕時,朝中便有人提議因皇后無法服侍皇上,該給皇上選妃。
錦仁太后將那人罵得那一個狗血淋頭,更是直言道:‘皇后為皇上辛辛苦苦孕育下一代,這時皇上不是愛護皇后反而去睡其它女人讓皇后傷心,還是個人嗎?’
就是從這時開始,皇族宗親對于妻子的態度,都是可以不愛但必尊重,幾乎就沒有妻子孕期會納妾這一說。
可也只是幾乎,并不是全部,這里面就不包括他們朝中的這位老賢王同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