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隨著宴母回家,剛進院子就看到一個陌生的女人。
倒也不能說陌生,只是對宴清來說陌生,對許愿人來說卻是不陌生。
院子中的女人是許愿人的大姐晏溪,是宴父宴母的第三個孩子,早在十七歲時出嫁,如今已經有二十了。
晏溪嫁得頗為不錯,是一戶書香家族,據說祖上還有當過官的。
二人也是同學關系才有了交集。
不然以晏家往上數五代貧民的身份,也不可能和這樣的人家有關系。
在晏溪出嫁那會,習家早已經落魄,若真要論家室,可以說是晏溪高攀了。
但晏溪自身優秀,也頗受習父習母的喜愛。
自從晏溪出嫁,習家人也不是沒想過拉晏家一把,那會錢財上習家沒剩什么,古董之類的更不可能拿出來。
但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宅子,倒是可以給晏家暫住,讓這一家人來城里居住,只是工作問題就不太好弄了。
宴父宴母都是老實人,雖然有供孩子讀書的心,也不算重男輕女,但是也種了一輩子地。
二人以前一個是接生婆,一個是修傘匠,小日子過得也不錯,不然也不會供孩子讀書,也不是很想挪地方。
兩個兒子都不如晏溪聰慧優秀讀書好,晏家人也就沒想著麻煩習家,村子中的生活更適合兩個兒子。
不過后來宴清出生,又學習好,倒是沒少在和晏溪通信的時候提起。
“大姐什么時候過來的爸媽怎么也沒人提前告訴我一聲。”宴清看著晏溪,“大姐是自己過來的”
“小弟都這么大了,比以前更穩重了。”晏溪起身打量了宴請一番,才爽朗的說道,“這次就我帶著你侄子侄女回來,倆孩子趕了許久的路,累壞了,你姐夫,等過幾天能過來。”
“我聽爸媽說你前階段考進廠子了。”晏溪一臉欣慰的問道。
這個世道不一樣了。
宴清目光在晏溪略微憔悴,又有些微紅的眼眶上轉了一圈,點了點頭,“前階段考上了,也才去廠子上幾天班,這不放假就回來了。”
“好好干。”晏溪雖然笑著,看著宴清的眼神也帶著激動,但依舊掩飾不住眼底的悲傷。
“大姐這次回來,能呆多久”
宴清知道晏溪屬于遠嫁,習家后來從省城搬到了京城,至今已經足足有八年沒有回家了。
晏溪最后一次回晏家,那還沒有習書,就是習詩也才兩歲。
也就是平時通信聯系。
“這次可得多待幾日,爸媽平日里都念著大姐你。”
晏溪點了點頭,神情閃過一絲黯然,“這次,能多待幾天。”
“那更好。”
“行了,你們姐弟倆別聊了,飯快好了,小詩小書過來吃飯。”
宴母在一旁聽了兩嘴二人敘舊,轉頭看到孫菊探出頭,比劃著飯好了,就連忙打斷二人。
宴清沒有跟著進去,而是在一旁跟宴母說道,“媽,包里有東西,你看著整理。”
就去一邊洗手和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