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孫悟空再次出現在楚孑面前的時候,他的腰間苫了一塊干凈的大虎皮。
******
戍時過半時,天幕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楚孑和孫悟空下了山路,來到了一處農家小莊院,打算在這里借宿一宵,明早不犯天光再出發。
莊院的主人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農,帶著一個七歲的小男童。
這爺孫倆都是熱情好客的性格,在楚孑介紹完自己的身份和來意之后,便將他們引進了院子里。
用過了晚膳,楚孑向老農要來了針線。
楚孑在現代的時候,雖然已是宗師級別,但生活起居都是一個人,所以該會的技能一個都不少,縫制衣物對他來說并不難。
此刻,他坐在桌子旁,手里拿著穿著針線的尖針,縫補著孫悟空剝下的老虎皮。他的動作雖然算不上特別的靈活,但是一針一線,細致而又規整。
朦朧的月光從窗外照射進來,與屋內暖色的燭光交融之后,照在了楚孑的臉上,楚孑的五官本就精致,光暈籠罩下,他的面目看起來便更加的清雋和柔和。
這番低著頭專注縫制著衣物的模樣,就像是一幅動態的畫,舉手投足間無不透著一種極為溫潤而又優雅的美麗。
是的,美麗。
這樣的詞匯往往是形容在女子身上的,但是眼下,眉目沉和的僧人確實是將美麗這兩個字詮釋到了極致。
楚孑在縫制衣物的時候,孫悟空就坐在木桌的另一方。楚孑不說話,孫悟空也沒有說話,他的上半身懶懶散散的趴在桌上,就這么偏著頭看著楚孑縫制虎皮。
孫悟空天性好動,雖然活了幾百年,但是玩心未泯,很難閑得住。然而眼下他卻安安靜靜的待在這里,意外的坐得住。
楚孑看了孫悟空一眼“覺得無聊嗎”
無聊嗎孫悟空聞言,也在心里問了一下自己。
孫悟空不知道是因為月光太皎潔、與燭光相融之后屋子里的氣氛太過溫馨,還是因為他視線中這個正在縫制虎皮的僧人太過清雅、好看到賞心悅目,讓人不愿意移開目光,所以他才會對這樣靜謐的現狀適應的很好。
對此,孫悟空說不清楚。
但他還是本能的說出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不無聊。”他這么回答。
話落之后,孫悟空頓了一下,問出了一句“你為什么要去取經”
楚孑微抿了一下唇,回道“為了能從西天雷音寺取得大乘佛法。”
“騙人。”孫悟空幾乎是脫口而出,他總感覺面前這個僧人西行的目的并不僅僅只是為了取得真經。
楚孑有些驚訝,不過并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對孫悟空說道“悟空,出家人不打誑語。”
“虛偽。”孫悟空冷笑一聲,也沒繼續糾結那份隱約的直覺,轉而問了另一個問題“雷音寺遙遠,路途又兇險,你們人類不是最惜命嗎,為取佛經,你不怕死嗎”
“怕,也不怕。”
“拐彎抹角。”孫悟空不滿意這個回答,收回了看向楚孑的視線,有些負氣的說道“不聽了,反正你說了當沒說。”
楚孑見狀,輕輕搖頭,也不打算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