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秒之后,一個身著白衣的男子出現在了楚孑和孫悟空所站的地方。
男子的容顏秀逸而又俊雅,純白的衣衫不染一絲凡塵。他的眉目是沉靜的,似一片無瀾的平湖,然而仔細一看的話,此刻他的眼眸深處并不如他表現得那般平靜。
想到方才站在這里的兩人,觀音半闔下漆黑的眼眸,瞳孔里浮現出了一抹復雜的情緒。
楚孑
原來這就是他真實的名字,這就是金蟬子第十世真正轉世的、靈魂的名字。
金蟬子轉世了十次,前九次都是按照正統的軌跡去投胎。到了第十世的時候,卻出現了一些意外,最終導致第十世的靈魂,越過了空間的限制,落到了另一個世界。三魂七魄里,只余下一縷殘魂投胎成了陳祎。
而這成為異界之人的第十世,精神力遠遠大過了前九世,不僅不再受輪回轉世的那些因果束縛,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新個體。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形成了一種自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的局面。那便是金蟬子的前九世靈魂,成了一個個體。而第十世的靈魂,又單獨成為了一個獨立的新個體。
所以,既可以說這個獨立的新個體是金蟬子的轉世,也可以說不是。
觀音想到對方在跟佛祖做約定時所說得那一番話,又想到了孫悟空于那兩道門前所做出的選擇,以及在踏進門之前用一滴心頭血所分出來的分體。
這一對師徒,當真是讓人覺得意外,卻又覺得理所當然。
師父要帶大徒弟離開,去往異界。
而大徒弟也什么都沒問,就這么無所顧慮的跟了去。哪怕心中還有諸多疑惑,哪怕對于這一切始末還有很多不解。
但僅僅只是那個人的一句話,一句邀請,他就可以將那些未解的疑惑通通拋在腦后。
在孫悟空眼里,那些一切,都比不上那個人重要。
在那個人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曉得無足輕重。
誠如他所說,他不信佛,他只信他。
這一刻,大慈大悲、卻又情感淡然如水的觀世音,終于明白了,或許這就是孫悟空為何會在那人的眼中那般與眾不同,為何會想要將他帶去另一個世界。
他值得
觀音回想起那人說得那三個字,想著那人臉上那真心實意的笑容,觀音的心里竟然第一次產生了一種有些酸澀的悵然感。
甚至有那么一剎那間,他發現自己的心口仿佛缺了一塊,空落落的。
楚孑
觀音緩緩念出了這個名字,聲音輕而低緩。
像是從云端里緩緩漫灑而來,然后投射到心底深處,在一片平湖里被封存。
片刻之后,他收斂住神色,再次抬眸時,觀音的眼底又是一片無瀾沉靜的水。
與此同時,另一邊。
靈山寶殿上
在諸佛的目光注視下,從殿外依次走進來四個人。
走在最前方的是身披袈裟、頭戴五佛冠的唐玄奘。是的,唐玄奘,金蟬子前九世的靈魂歸位后,所融合起來的個體,已經不能再稱之為唐三藏了。
在唐玄奘的身后,則是孫悟空用心頭血分出的分體。
孫悟空的后方,跟著已經去除了二心的豬八戒和沙悟凈。
如來的本體坐在最上方的寶座之上,看著走進來的這四人,輕微點了點頭。
雖然這四人之中,最前面的唐玄奘和孫悟空兩人,與他最開始所預想的結果存在著很大的偏差,不過這最后的結果總歸是好的。
如來抬了抬手“唐玄奘,近前聽封。”
唐玄奘依言上前,跪在如來面前。
如來緩緩說道“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封你為論壇功德佛”
唐玄奘之后,是孫悟空的分體,被封為了斗戰圣佛,接著是豬八戒,沙悟凈,白龍馬
如來的聲音厚重而有力,穿透云層偏向了很遠很遠
師徒四人連馬五口,從大唐一路往西,跋山涉水,歷經九難,最終取得真經,功德圓滿。
唐三藏和孫悟空的師徒之情已經結束。
而楚孑和孫悟空的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