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掌柜的。”
方瑤將銀票折好放進貼身口袋,仔細清點過柜臺上的銀錢后,又從隨身小挎包里翻出幾個折好的空布袋。
這些都是姜氏給她準備好的。
接著,她將這十多斤的銀錢,分別裝在不同的袋子里,讓狗娃他們每人身前挎上一個。
幾個年輕人都是第一次帶這么多銀子,緊張地恨不得跟抱孩子似的將布袋抱在懷里。
“行了,自然一點,莫要此地無銀三百兩了。”方瑤好笑道。
門外的牛已經不耐煩地哞哞叫喚起來,大伙兒收拾妥當,一行人便急忙趕往集市上去。
幾人才一離開,就有人跌跌撞撞地沖進錢莊。
鎮揚縣的早市還算熱鬧,在縣城的大東門方向,也稱東市。
這里大多都是賣米、魚、肉、菜等等東西,不少都得趕早買新鮮的。
方瑤拿出李富貴寫的單子。
這老頭兒識得幾個字,雖不多,但平日里記點兒賬目還是可以的。
上面寫著他們米面油鹽等日用品還剩多少,還有每日的開銷用度,都一清二楚。
方瑤看過一眼,便可以算出接下來的路程,需要買哪些,買多少。
狗娃看不懂這些,不過他聽了自己娘提過幾句,便道:“大師,米面還剩下一些,可以再吃十天半個月,咱們省一省,能熬到下個縣城再買。”
“那怎能行,現在咱們有錢了,吃食自然是能買多少是多少的。”
方瑤一口回絕。
民以食為天,荒年里更應該多備些糧食才安心。
這些日子雖說吃的比在李家村是強了百倍不止,可頓頓米粥面湯,她還是挺膩味的。
偶爾看著碗中的湯湯水水,胃里就開始冒酸水兒,吃過飯,一走路都能聽到肚子里的晃蕩聲。
況且這些日子又頗為疲憊勞累,她和好幾個李氏族人都受了輕傷,更應該好好補一補,將身子養得壯一些。
嗯,至少每天都要吃頓干的。
方瑤斜睨他,“你還想聽到人家說咱們是小瘦子嗎”
狗娃的臉瞬間漲紅,又想起被人歧視的感覺,他搖搖頭,吶吶道:“不想。”
“那不就得了,走,咱們先去把糧食買足。”
“嗯”
方瑤他們身懷巨款,逛起街來都格外雄赳赳,氣昂昂,無形中還帶著一種老子有錢、非常狂的氣勢。
然而接下來,幾人連著跑空好幾家米鋪,里面的所有糧食都賣完了,他們身上的“狂”勁兒不知不覺都蔫吧了。
方瑤心中不安,之前在酈陽縣都沒像這樣,那些小糧鋪里雖存糧不多,但多少還是有的,只不過價格很高,一擔陳米都要十五兩,新米貴五兩。
她當時剩下的銀子不多,只買了三擔陳米,差不多三百五十斤重。
這鎮揚縣明明比酈陽縣還大,雖近日遭了蝗災,也不至于幾天之內,所有米鋪都被掃劫一空吧
方瑤連忙叫狗娃去問問當地人,這才知曉,現在縣城里只有楚氏糧鋪里有余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