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離開不到一刻鐘,帳外再次傳來急報聲。
皇甫超博聽了,馬上與龐統對視了一眼,兩人都想到了,現在只有冷口那邊還沒有消息,如果所料不差,這一次應該就是冷口的消息了。以李儒的老道,不可能會漏掉熾徑那么重要的地方的。
果然,被領進帳內的正是冷口鎮校尉的親衛,冷口鎮受到萬余河東董卓聯軍攻打,危在旦昔,請皇甫超博大軍緊急馳援。
皇甫超博嘆了一口氣,如果自己的一萬騎兵還在的話,冷口還有救,但是現在騎兵已經不在,步卒想要救下近百里外的一個萬余大軍攻打的小鎮,基本上是癡人說夢。看來,大軍的后路已經被斷了。
既然消息已經確認,兩人反倒是已經平靜下來,龐統正是專心致致的盯著地圖在看。良久,才起身道“將軍,如今之策,大軍想要全身而退,幾無可能。下官有兩條路供將軍選擇。”
“其一,如果能夠確認箕關仍在我軍手中,那么,盡起大軍回攻冷口,然后從冷口進熾徑,返回河內。”
“其二,就是橫穿河東北上,渡汾水,從河津走水路返回洛陽。”
皇甫超博快步走到地圖面前,仔細觀察起來,良久,才道“既然是李儒出手,熾徑估計已經在他的考慮之內了,依本將之意,河津才是大軍后退之法。不過,河東地理”
“無妨,楊奉將軍不是出身河東嗎將軍可將其招來仔細詢問一番,再做定奪。”龐統道;
“不錯,本人,速派人前往聞喜,招楊奉將軍前來議事。傳令王勇將軍前往聞喜主持防務。”
旁邊的典韋聽到,馬上派人前往傳令。
龐統此時又想起一事,又請皇甫超博安排賀若隆將金雕派往猗氏縣城,察看蘇致部的情況,皇甫超博也都依言而行。
接下來,就是一邊加強大營防御,一邊等著趙云與呼延都的消息了。
此時的猗氏城下,蘇致正指揮著大軍向猗氏縣城發起了攻擊,因為今日是正式蟻附攻城的第二天,所以他們的進攻了并末派出那一萬的龍鑲營的戰兵,而是普通守兵士卒。蘇致沒有想到他的這一個舉動最終救了他自己一命。
蘇致雖然是第一次獨自領兵,卻也并非是一無所知,再怎么說也是名將世家,再加上王蒙蘇幾家相互扶持,這數百年時間里,每代人中都需要精心培養一些弟子,蘇致便是他們這一代弟子當中最好的幾人之一。所以對于戰事雖然不似趙云黃忠一般老辣,卻也是穩打穩扎,一絲不亂的,再加上有左校這位老兵頭在一旁輔助,倒也是像模像樣。
這也是為什么皇甫超博愿意派他單獨領兵的愿意,就是為了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