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騎兵再次撞向嚴整的軍陣之時,此起彼伏的撞擊聲再次轟響,其中間雜著戰馬的悲鳴聲和士卒的慘叫厲嚎聲,各種聲音充斥著整個戰場之上。
此時的蘇致根本沒有聽到這些聲音,只是面容整肅的看著前方飛熊軍沖陣之處的情況。
第一層盾墻如同被摧枯拉朽一般,瞬間便是支離破散。無數有盾牌被撞開,士卒被撞飛到半空之中,然后掉落到地上,就變得悄無聲息。
第二層盾墻,依然沒有能夠阻攔住飛熊軍,雖然不似第一層盾墻一般被撞飛,但是盾牌和士卒也是在一瞬間直接被擊跨。
面對飛熊軍蓄勢全力一擊,前面兩層盾墻幾乎沒有能夠阻滯他們半分,更不要說那些長槍兵了。第三層盾墻士卒見狀,迅速半蹲下來,用整個身子斜頂在盾牌之后,而陣中的一些槍兵士卒也都迅速沖到盾牌后面,加入到了他們的行列當中。
“呯”
“噗”
隨著一聲聲巨大的撞擊起響起,第三層的盾墻在士卒的拼死相抗之下,勉強將騎兵的沖擊扛了下來,而付出的代價則是,盾墻后面的士卒幾乎個個都是口噴鮮血,估計其中近半數的人已經內臟受損失。即便是戰場之上沒有當場死亡,但是到了戰后,也撐不了多久了。
看到盾墻終于堪堪的擋住了董卓軍的沖擊,蘇致不由的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這一輪總算是擋住,可是轉念一想,這一輪是擋住了,可是下一輪呢。自己雖然說平東將軍會來援救,但是其實軍中將領都知道,這個幾乎是不可能的。
此次出征,真正的騎兵只有趙將軍的白馬義從和平東將軍親衛營的突騎兵,所以戰馬也只有兩萬匹,如果再加上軍中將領的親兵的話,估計也不到一萬兩千騎兵,但是董卓軍卻有兩萬騎兵。要想從這兩萬騎兵手中救出自己的近三萬大軍,幾乎是不可能的。
別說是救自己大軍,就是整個司州軍如何脫身都是一個問題。蘇致雖然實戰經驗并不足,但是并不代表他想不到這些問題,既然董卓大軍已經出現在河東,那么他們肯定會有萬全的策略,一定是有了全面的安排,想方設法要將司州軍都留在河東。
心中雖然心念百轉,但是臉上卻沒有任何表現。看到正面的軍陣之已經基本上穩住,蘇致一邊下令槍兵列陣攻擊,一邊下令后面的弓箭手攢射殺敵,不求殺敵多少,但是至少能夠做好的騷擾已經失去馬速的騎兵。
看完正面的情況后,蘇致又將目光轉向側面和身后。對于后面的情況他還是比較放心的,畢竟后面負責防御的也是龍鑲營士卒,最讓他擔心的除了正面的防御外,就是南面的情況。
兩側的防御都是交給了守兵營的士卒,比起龍鑲營這樣的戰兵營,守兵還是要差上不少的。
一眼看過去,還好,雖然比起后面的戰要差不少,但是還是守住了防線,兩層盾墻已經基本上被破,只有第三層盾墻在后面長槍兵的協助下已經將騎兵攔截下來。
如今戰陣三面都陷入到了混戰當中,蘇致趁機下令長槍兵和弓箭手盡量殺傷敵軍騎兵,而陣中的士卒則都忙著為后面的戰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