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東南的話,冷口現在應該已經是大軍云集,如果不能盡快攻下,那么后面的董卓軍和河東軍會蜂擁而至,到時,自己的十數萬大軍就會困死在冷口鎮下。而且,按斥侯傳回來的消息,冷口鎮主將姓徐,是一名合使大斧的將領,皇甫超博略一思索就知道是誰了,徐晃。
冷口堅城再加上一兩萬大軍,然后再加上主將是徐晃的話,皇甫超博還真沒有多少把握能夠盡快打通熾徑。
可是,如果走水路的話,風凌渡肯定是不相想了。蒲坂津的話,蒲坂縣城本上江沛控制的縣城,肯定會有大軍駐守,也要排除在外。所以最后就只剩下河津這一個港口了。可是從安邑到河津也不容易呀。
大軍一旦決定往北,那么就必須過涑水,然后穿過河東盆地,然后再渡過汾水,攻占皮氏縣城,再從河津港登船返回洛陽。
只是這路線是沒有問題,可問題是大軍如何在兩萬董卓軍騎兵的虎視眈眈之下,安全抵達皮氏,要知道這中間不僅有兩條大河,還有寬達百余里的河東盆地,如果一不小心的話,這十余萬大軍到時不知道還能夠帶回多少呢。
所以面對兩條路線如何決策,皇甫超博和龐統兩人也不能夠片刻之間便決定下來。之所以如何難以決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兩人都不敢肯定自己大軍能否順利通過熾徑返回河內。
如果,萬一,皇甫超博心中想到萬一死馬家那“鷹視狼顧”的死馬一也進來參上一腳,有了李儒這頭老狐貍,再加上死馬家這頭小狐貍,有心算無心之下,龐統和徐庶兩個小青年還真不定能夠搞得過來。
在知道,李儒可是以一已之能撐起整個董卓勢力牛人,雖然歷史上的評價方面都不怎么好,但是能力方面確實無可挑剔。就如同徐榮在歷史上被嚴重弱化一般,李儒也被嚴重弱化了。
一想到這里,皇甫超博更加覺得不安了。與龐統商議一番后,還是決定等河內消息傳來后再做最后打算。
龐統雖然覺得有些詫異,卻也沒有反對。畢竟現在蘇致部三萬大軍還情況不明,等他們那邊的情況都還需要一兩天時間。
不過,等并不是意味著在這里干等,首先聞喜已經攻下那么大軍肯定在守好這一座在河東唯一的一座城池。還有就是大營的防御必須加固,還有涑水上的浮橋和兩側的營地還必須守好。再有就是冷口那邊的情況還需要再次探查清楚,如今已經確定兩條路線,但是最終無論是走哪一條,情報肯定是越清楚越好。
將心中的想法一一向皇甫超博道明后,龐統才又靜下心來思索如何破局。
皇甫超博卻也是靜靜的坐在那里,仔細思索著什么。
楊奉在一旁坐了一位,主動請命道“主公,不如未將先領人趕往汾水邊,探查一番那邊的情況”
皇甫超博一想,也好,就讓楊奉領著十余人鐵壁營士卒前往汾河邊探查一番,順便確定一下大軍行軍路線,楊奉雖然出自河東,但是畢竟已經離開河東有一兩年了,而且以前他們的活動區域主要還是北部的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