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兩則情報,江沛一下子愣住了,連忙問徐榮到底該如何行事。徐榮看后,輕笑道“平東將軍是在做兩手準備呀,一邊籌集糧草,一邊做好進攻冷口的準備。”
“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不用管他,繼續攻打營地,不惜一切代價的攻打營地。”徐榮一揮手道;
“可,聞喜周圍籌集糧草的司州軍士卒就不管他了嗎”
“如何管,派騎兵嗎”徐榮嗤笑道“我軍一共才兩萬余騎兵,而司州軍有一萬騎兵,若我派的騎兵多了,大營處的司州騎兵沖出營寨來襲擾我攻城大軍。若派得少了,騎兵到了聞喜,啟不等于是羊入虎口”
眾將一聽,也都紛紛點頭。下午的攻打更加激烈,不過,面對徐榮的進攻,趙云的應對卻也是越來越嫻熟了。但是,即便如此,一天下來,士卒的傷亡還是不斷的增加。
到了夜晚,清點士卒傷亡時才發現,今天的傷亡幾乎達到昨天的兩倍,不過,河東軍的傷亡也更加大。
軍議之時,有人突然提及,西涼軍的騎兵并末有分兵的跡像,相反卻是加大了對于大營進攻的力度,看來徐榮是鐵了心的想要攻破大營。
一昔話提醒了龐統,他連忙起身道“將軍,既然徐榮不愿意分兵前來聞喜,那我們正好利用這一點,楊將軍應該已經占據耿鄉,既然如此,正好,我們可以利用營內的多余馬匹連夜將部分受傷士卒都送往耿鄉,以便撤退之時更加快速,而不必擔心受傷士卒會拖累大軍行程。”
一直以來讓皇甫超博最為頭痛的就是撤退時兵馬的速度問題,到時侯,必定會有大批傷兵和民壯工匠,這些人的速度肯定趕不上普通士卒,那么,這些人一旦被江沛軍和董卓軍追上的話,除了被殺就是被俘。
從聞喜到汾水旁邊的耿鄉足有百余里,步卒行軍最快也要一日一夜,如果加上傷兵這些人的話,兩三日說不定還趕不到耿鄉。一旦被發現大軍已經撤退,徐榮屬下的騎兵兩個多時辰就可以追上大軍,到時,野外與騎兵大部交戰,那簡直就是找死。
現在徐榮既然不愿意分兵顧及聞喜這邊,那么確實如龐統所言,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將這此傷兵和工匠民壯都慢慢的轉移到耿鄉,到時候,自己再大軍輕裝急行,只需要爭取到一天時間,大軍就完全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趕到耿鄉,到時候,哪怕是徐榮的兩萬騎兵趕到又能夠奈我何
“不錯,士元此策可行,陳靖,連夜將大營內這七千受傷士卒都送往聞喜,然后,與蘇致商議,在這幾天連同聞喜城內的一萬五千傷兵和兩萬多的民壯都陸續送走,只留下一校兵守城即可,其余兵馬都送來大營,看來大營還需要多支撐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