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先建宮殿居宅后圍城垣,里面有建筑物的限制,外面西側又有泬水限制,秦漢時的渭河河道也比現在要偏南許多,緊逼著漢長安城城區,在北側也限制著城墻的修筑,所以漢長安城的城墻除東面平直以外,其他三面均凸凹曲折。
城中宮殿所占的面積還不到長安城面積的一半,有相當大一部分民居。漢武帝時大興土木,在未央宮北面增修高祖時草創的北宮,并新建有桂宮、明光宮等宮殿群,占去城中大部分空間,普通居民的居住區域只剩下很小一部分。
因城墻建于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后,為遷就二宮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把城墻建成了不規則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墻南部和南墻西部向外折曲,過去稱長安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或稱為“斗城“。
城內主要建筑群有長樂宮、未央宮、北宮、桂宮、武庫等。未央宮由前殿、椒房殿等40余個宮殿組成。
漢長安城內的街道布局,古人有“八街九陌”的說法,一般居民區共劃分為160個里,。在長安城北面的橫門東西兩側,設有九個市進行交易;另外在覆盎門外也設有市,城南還有專門交易書籍的“槐市”。
趙銳一行人剛剛抵達長安城外,就見到有人已經在清明城外迎接。原來,在車隊進入潼關后,胡封就派人快馬加鞭給長安城內的舅舅李傕報信,所以當車隊到達霸陵縣城之時,李傕就已經知道他們即將抵達長安,便安排人特意在清明門外等侯。
如今他與郭汜的爭斗雖然已經暫時停了下來,但是只是暫時的,因為兩人手中的力量幾乎勢均力敵,誰也奈何不了誰,所以他們才在朝中大臣的建議下暫時罷兵。
現在聽到平東將軍的覲見隊伍已經到了長安,李傕知道自己可以抓緊機會為自己爭得一個援助,所以才有這派人前往清明門外迎接的舉動。
出城迎接趙銳一行人的是李傕的弟弟李應,通過他的口中,趙銳才知道,長安的爭斗竟然已經平息了。
幾天前,天下下旨封李傕為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池陽侯,郭汜為后將軍、美陽侯,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張濟被封為鎮東將軍、平陽侯,外出屯駐在弘農。
而在董卓死后,西涼軍分裂成為數部董卓的女婿牛輔李儒及余部擁立董卓的侄兒董璜為主,據有涼州安定、武都、漢陽、北地四郡。
因為西涼諸將有不少人都對于二世祖董璜不服,所以牛輔兩人雖然已經擁立董璜,但是更多的精力都花費在安撫帳下諸將和四郡領地。李儒被從長安城接出來后,病情曾經一度加重,根本就不能理事,牛輔雖為董卓女婿卻能力有限,所以根本沒有時間顧及長安城內爭斗的郭李二人。
最后,雍州終被李傕和郭汜兩人平分,李傕領兵據左馮翊和京兆尹一部分,郭汜則占據右扶風和京兆尹一部,就連長安城都被兩人各占一半。至于已經在南陽的張濟部,面對郭李二人的爭斗,則明顯表示中立。
如此一來,昔日天下第一諸侯勢力董卓軍被分成了四部,如果再加上已經離開的呂布部的話,可以說是已經四分五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