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城頭已經響起了弓箭手發射的命令。近千弓箭手,彎弓搭箭,朝著城下八十步的距離發動了幾輪齊射。
聽到城頭的響動,負責領兵攻城的將領都大聲呼喊著“注意城頭箭矢”
一時間,刀盾兵們紛紛舉起手中的盾牌,將自己和身邊的澤袍的身體盡量用盾牌遮掩住。
“呯呯”
如同爆風驟雨一般的箭矢從天而降,似乎無孔不入一般,瞬間將進攻的士卒都籠罩的漫天箭雨當中。
此起彼伏的慘叫起在士卒當中響起,數百士卒因為城頭的箭矢受傷。見此情形,中軍的黃忠馬上下令中軍擂鼓,命令士卒加快速度前進。
對于蟻附攻城的大軍來說,這些傷亡對于攻城士卒來說是不可避免的,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盡快攻下城池,否則,時間越久,大軍的傷亡就越大。
“快,快,加快速度,前進,攻進濮陽”
“殺殺殺”
隨著士卒當中發出一聲聲的怒吼,攻城士卒加快了腳步,順著已經填出來的攻城通道,朝著城墻方向跑了起來,大軍迅速朝著城墻靠近。
此時,緊隨其后的井闌車也開始向城頭發身射箭矢,掩護攻城士卒的進攻,有了井闌上面弓箭手的掩護,城頭的守軍士卒便不能肆無忌憚的朝著城下射箭。
跟隨在攻城士卒之后的是幾臺大型的攻城車,數百名士卒躲在車子底下,推著巨大的攻城車朝著城門方向緩緩前進,攻城車是由一根巨大的撞木和一個房子一樣的頂蓋組成,巨大的撞木在士卒的推動下,向城門撞去,將城門撞開,這才是攻城最為簡捷的方法。
守城將士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攻城車跑到城門洞里撞城門,所以各種攻城方法才需要協同進行。
很快,攻城士卒到達城墻下面,迅速組建攻城梯,然后搭到城墻垛口上,利用梯子尖端的鐵勾將梯子牢牢的固定在垛口之上,接著城下的士卒嘴里咬著環首刀,一手舉著盾牌,另一只手扶著梯子,手腳并用朝著城頭爬去。
與此同時,城頭的士卒也改變了陣營,弓箭手已經退離垛口,退到墻頭的后面,舉弓朝著城下的士卒仰天散射,至于能不能夠射到人,那就要看運氣了。
而刀盾兵和長槍兵則取代了他們的位置,對于那些攻城梯還沒有固定好的垛口,馬上有數名甚至數十名士卒抬著巨大的長叉,將攻城梯叉住,然后用盡全身力氣的推離垛口和城墻的位置,然后直接推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