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袁紹近年來,已經是兵強將足,經過幾年的發展,袁紹已經招募了八位軍師,再加上近二十余位歷史名將,可以說是穩坐天下第一諸侯的位置。雖然目前而言,袁紹的地盤并不是最大的,但是論及謀士將領和兵馬錢糧,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只是奈何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再加上屬下幾位軍師分為數派,相互攻訐,再加上皇甫超博數次救援,所以才導致數次出兵韓馥都未能竟全功。
不過,這一次出兵的話,程昱做了如此多的工作,相信皇甫超博是無力回天了。
并州,晉陽,溫侯府中,年輕的司馬懿也在試圖說動呂布,勸說南下司州攻打皇甫超博,對于他的建議,呂布軍的軍師陳宮和首席大將張遼都是執反對態度的,其一,司州與并州一直以來關系都非常好,并州所需要的糧草兵器有近半數都是從司州購入。
其二,并州南下攻打司州,只有兩條道路,一條就是從上黨經天井關入河內,另一條路則是從太原,經雀鼠谷南下河東,這兩條路無論走哪條都不是那么好走。
還有一點就是如今并州大軍大部都在北面的雁門、定襄諸郡,如果要南下攻打司州,就必須調大軍南下,無論是攻打何處,都必須調動大批步卒,所耗費的錢糧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司州軍在天井關防守嚴密,而河內諸世家已經被皇甫超博一掃而空,如何沒有內應的話,光是靠并州軍士卒攻打,損失太大會得不嘗失。所以最后的路線只能是南下河東,但是河東已經兩年戰事,如今并沒有多少好處可得。
這些都是兩人反對的原因,奈何呂布已經被司馬懿說的好處所打動,再加上魏續諸將心中向往中原繁華,不遺余力鼓動呂布出兵司州,所以最后兩人只得同意出兵。
其實早在北上并州之前,曹營諸人就已經為呂布規劃好了出兵的線路,南下河東。對于河內而言,并州想要出兵河內難度太大,所以最好的方向還是河東。
既然已經同意出兵,所以陳宮諸人便開始全力準備出兵事宜。在陳宮諸人的策劃安排下,并州軍開始暗中集結兵馬,調集糧草,準備南下攻打河東。
淮南,壽春城內,后將軍府,荀彧抵達后,以袁家老二的心性,根本就不需要荀彧多做撩撥,袁術就急吼吼的答應只要曹操出兵的消息確切,他揚州軍大軍便會揮軍北上,直指汝南。
不過,在荀彧走后,袁術便招集麾下謀士議事。后將軍府內,袁術一眾屬下到達后,袁術將曹操的建議告知眾人,便準備下令大軍準備出戰。
正準備下令之時,卻遭到了閻象的反對。
閻象的意見是,既然曹操已經無法南顧,那么柿子肯定選軟的先捏,如今徐州正是最虛弱的時候,如果大軍突然出兵徐州的話,下邳與廣陵兩郡便可一鼓而下。到時,再轉道出兵汝南,正好一舉兩得。
若是此戰之后,曹操的兵馬空閑出來后,肯定會出兵下邳,到時侯,徐州就成為了曹操的囊中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