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袁紹不想控制冀州全境,而是有了黃忠三人全力防守的邯鄲、斥丘和魏縣三城,在他二十萬大軍全力攻打了十幾天后,死傷大軍數萬人,三座城池依然是穩如磐石,紋絲不動。可是如果不攻下這三城,直接出兵攻打鄴城的話,黃忠三人屬下的三支騎兵又會對袁紹大軍的糧道構成威脅。
正當袁紹再一次騎虎難下的時候,渤海和濮陽先后有消息傳來。渤海傳來的消息讓袁紹大怒,渤海境內竟然出現了數量達到兩萬的騎兵,他們來去如風,雖然還沒有攻下哪一座縣城,但是渤海境內有數十家塢堡被他們攻下,堡內物資能夠搬走的都被搬走,不能搬走的全部被一把火燒光。
袁紹屬下騎兵本來就不多,這一次全部都被袁紹帶走,渤海太守審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騎兵在城外肆虐而無可奈何,他現在唯一能夠做的只有向袁紹求援。
出現在冀州境內的兩萬騎兵就是黃敘的五千騎兵和公孫越的一萬騎兵。他們在合兵一起后,兩人便從廣陽直接殺入了渤海境內,黃敘知道,渤海作為袁紹起家的地方,肯定是最為重要的。如今冀州的騎兵絕大多數都調往西面與司州軍對戰,渤海境內一定空虛,如此正好可以在里面鬧個天翻地覆。
早在兩軍集結之初,黃敘就向公孫越表示,此次出兵,一應收獲,任由公孫越取用。只要是他公孫越看上的,司州軍就不會染指半分。
得到黃敘的承諾,公孫越高興得見牙不見眼。冀州富庶,在這幾年已經差不多要趕上魏郡了,雖然此次不能攻下渤海的城池,但是城外可是有數不清的世家大族的塢堡,這里面的沒有油水,打死他也不會相信。
果然,兩人領大軍進入渤海境內后,離渤海最北面的縣城漳武還有百余里,公孫越的斥侯就發現了一個大塢堡,堡墻高達近兩丈,周長約數里,上面寫著“謝家堡”三個大字。
兩人大喜,一聲令下,兩萬騎兵高聲呼喝著沖向十余里外的塢堡。
大軍停在塢堡一里外,兩人領著數十親衛緩緩的逼近塢堡,此時的塢堡內已經亂成一團,數萬騎兵突然出現在堡外,任誰都知道對方來者不善。
謝家本是章武的大家族,幾年前袁紹剛來渤海之時,便舉族投靠了袁紹,所以在章武的勢力更加如日中天。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袁紹也大肆籠絡本地世家,這些年來,謝家也有數名子弟進入袁紹的車騎將軍府內任事。
有了家族之子弟在將軍府內任職,謝家肯定知道冀州兵馬的情況和動向的。冀州騎兵本來就不多,此次大部已經隨袁車騎出征司州,如今塢堡之外的數萬騎兵肯定是敵非友了。
章武的這一處謝家堡是謝家在城外最大的一處塢堡,也是謝家最大的一處莊園之所,這里面已居住著數百戶謝家的佃戶和近千名奴仆,共有丁口約五千人。
塢堡周圍的數萬畝良田都是謝家的產業,為首之人是謝家的一位名叫謝承的管事。
謝承也曾經在軍中任職,只是那時謝家還不像如今一般勢大,所以在軍中受傷后,謝承便從屯長的位子上退了下來,因為他熟悉兵事,所以家族將這座最大卻也是最偏遠的塢堡交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