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走到大廳當中掛著的地圖面前,道“諸位皆知,此次大戰我安東將軍府雖然事先有所準備,但是最終調動的兵馬達近三十萬,幾面同時開戰,信息傳遞方面并不是那么方便。”
眾人聽了也都紛紛點頭認可。
“好在,此次雖然各路諸侯都來勢洶洶,卻都是各懷心思。所以我們才能夠各個擊破,否則司州危矣。”
“此番戰后,吾與士元一直在考慮大軍的安排方面的一些漏洞。”
說著,徐庶的手向幾處戰場一一點去,此次大戰,光是司州周圍就有五處戰場,如果再加上豫州的兩處和徐州的一處,圍繞整個安東將軍府的戰事就達到八處之多。
待他全部點到之后,眾人也都差不多明白他的意思,戰事太多,全部都集中到了一起,好在各路諸侯都各懷心思,戰事并未集中在一個時間爆發,否則安東軍,對,就是安東軍。
就在剛才,徐庶已經道出,以目前自家的情況而言,還用司州軍稱呼已經不妥了,除了司州還有冀州一個郡,青州兩個郡,如果再加上并州和幽州長城以北的地盤的,光是司州軍稱呼確實已經有妥了,所有徐庶的建議是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都以安東軍為名,所發布的軍政命令也以安東軍將軍府的名義發出。
這個提議當場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回到正題上面來,如果各家諸侯之間能夠稍微有那么一點默契,少那么一點各自為政的話,安東軍就會捉襟現肘,甚至是左拙右支,手忙腳亂,最壞的結局就是喪軍失地。
話說到這里,在座的眾人都明白了徐庶話里的意思,地盤太大,兵力太多,雖然兵力充足,但是天長地遠的,萬一有什么事情,如何能夠反應得過來
還有一點就是,徐庶也說到了,如今的大戰,光是靠一營兵馬已經應付不過來了,幾個戰場都是有好幾營兵馬協同作戰,與其臨時指派將領負責,還不如繼續整編兵馬,至少將九營戰兵分成若干軍,任命大將負責,允許各軍將領在戰時擁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權。
也就是說,戰兵營已經不能適應安東軍的情況了,必須有再高一級的編制出現,以便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的戰事。
這些東西徐庶已經與龐統和皇甫超博商議過幾次,三人的決定就是各營兵馬上面設軍,只是光是設軍是不夠的,每軍必須配備軍師,如此一來,才能夠更好的戰時發揮他的作用。
之所以將這個拿出來商議,是因為這里設及到了軍師的安排,那么有些太守級別的官員將從民政方面,調往軍方,這里就設及到了官員的調動。
還有就是各郡官員的協調方面,也必須全面、系統的安排下來,所以才有了徐庶的這一番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