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袁術稱帝后,第一個想到是便是他,于是便策封紀靈為大將軍,掌握著仲氏皇朝的數萬精銳大軍。
袁術真正控制的地盤只有四郡之地,但是其治下的人口卻足有四百來萬。揚州的廬江和九江本來就是大郡,本來人口就比較多,再加上袁術從南陽帶來的數十萬大軍和家眷,再加上徐州的兩郡一百多萬人口。
袁家本來勢力在整個大漢都是屈指可數,四世三公,近兩百年的積累,到袁術他們手中,已經可以說富可敵國,所以雖然被袁術和袁紹兩兄弟一分為二,其中的財富和人脈也讓袁術組建了近五十萬有兵馬。
而不是皇甫超博暗影衛所了解的三十幾萬大軍,這些兵馬除了分布在近七十座城池中的守軍二十五萬外,還有二十余萬精銳能夠調動,這些兵馬就是袁術敢與周圍諸侯叫板的義氣。
這二十余萬精銳兵馬中,除了十萬最為精銳的兵馬是袁術的御林軍鎮守在壽春和周邊諸城外,還有十余萬精銳戰兵就交給屬下諸將領統領。其他將軍手中都是數千到萬人,唯獨紀靈手中常年有多達五萬數量的大軍,足以看出袁術對于他的看重了。
聽到袁術叫自己,紀靈連忙出列,走到殿中向袁術行禮,然后靜待袁術的旨意。
略一沉吟后,袁術道“對于此次各路諸侯出兵之事,愛卿如何看待”
“回稟陛下,臣以為,此次諸侯大軍來攻,我朝大軍只需要注意三路大軍即可,皇甫超博軍、曹操軍和孫策軍,此三路大軍一破,其他諸侯皆不足道也。”
作為袁術屬下的頭號大將,也是袁術最忠誠的屬下,所以即便對袁術稱帝并不大贊同卻也沒有據理力爭。但是在得到袁術想要稱帝的想法之后,他便開始考慮后面即將面對的局勢了。
故而面對袁術的詢問,他便將自己的想法托盤而出了。
在紀靈看來,雖然自家周圍有數家諸侯,但是真正能夠給自家造成威脅的只有那幾家,
江東孫策本是自家陛下的一員戰將,但是丹陽乃新占之地,且孫策軍中多有江北的士卒,所以孫策能夠出動的兵馬數量更加有限,而且,孫策出兵的話,目的不可能是經營多年的廬江和九江兩郡,肯定是新得到的廣陵。
揚州兩郡袁術軍經營多年,雖然不能說經營的鐵桶一般,但是也不是孫策那數萬大軍能夠捍動的,而且,壽春周邊光是御林軍都有十萬之眾,相信孫策沒有那個膽量來摸虎須的。
而廣陵則不一樣,袁術軍得到才一年多,這里可以找到很多可乘之機,再加上遠離大軍云集的壽春,對于孫策而言就是一個軟柿子。
兗州的曹操和司州的皇甫超博雖然大軍戰力強悍,但是兩家素來敵對,根本就不可能全力來攻,所以兩家能夠出兵的數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