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袁術軍的諸員將領,孫策自認為是知之甚詳,如果說除去紀靈能夠與自己勉力一戰外,其余就只有橋蕤、樂就、李豐、梁綱四人能夠勉強與江東四員老將相敵,其余諸將皆不足為慮,勉強算是中人之資了。
但是現在樂就與李豐去防御皇甫超博,橋蕤進駐居巢防止自己攻打廬江,紀靈與梁綱兩人則進兵下邳防御曹操。
廣陵只有張勛一人領兵進駐,再加上廣陵太守袁嗣的一萬守兵,表面上看來足有四萬大軍,但是除去廣陵城外,張勛還需要派兵防御江都、海陵和輿國數城,廣陵城內的兵馬數量最多不會超過兩萬,所以自己只需要派水軍攻下東陵亭港口,然后五萬大軍直撲廣陵城。
在孫策看來,張勛能力實力是有限,他屬下的兵馬最多也就是略強于自己屬下的守后,自己五萬精銳戰兵攻打兩萬守兵防守的城池,快的話,只需要數日時間便可攻下。
廣陵城一下,自己就在江北站住腳跟,然后便可以步步為營,將整個廣陵納入到掌控之中。至于袁術軍,面對皇甫超博和曹操兩大強藩的進攻,哪里還有精力在顧及自己。
對于孫策的方略,江東四老臣和孫家的親族將領都是支持的態度,只是老主公過世,這位少主雖然已經奪下丹陽,但是卻太過年青氣盛,而目前孫策屬下的將領當中,大多長于練兵而不善謀略。
所以江東眾人,對于此次出兵江北都支持,但是對于攻打何處卻是各持已見,并不統一。孫家親族將領有人就建議出兵廬江,而江東四老更是叫嚷著建議出兵九江,攻下壽春,奪回老主公的遺物。
倒是新投孫策的全柔和呂岱諸人則建議攻打廣陵,與孫策的想法相同,廣陵為新占之地,并且還遠離壽春,面對北面數十萬大軍的來攻,袁術最有可能放棄的就是廣陵。
三個方向的爭執不下,但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孫策獨斷乾坤,下令大軍擇日攻打廣陵,同時派出大量斥侯打探廣陵及周邊城池的情報。
就在孫策軍決定好進攻的方向,然后在建鄴埋頭練兵的時候,兗州的曹操也已經做好了出兵的準備,如同其他人所料一樣,曹操的出兵方向果然是徐州。
在天子詔書送到兗州后,早已經準備出兵的曹操便在皇甫超博出兵的第二天祭天起兵,四萬大軍兵了彭城,匯合徐州兩郡的兵馬后,集結了六萬兵馬直指下邳。
皇甫超博聽到曹操出動六萬大軍攻打袁術的時候,就知道曹阿瞞也在防備著自己,不過這也正常,兩家這兩年打死打活,不信任這才是正常的,如果真的能夠相互信任這才是奇怪了。
不過,讓皇甫超博吃驚的是,曹查理和他的虎衛軍竟然沒有出現在曹操軍的出行兵馬當中,看來,他在準備攻打臧霸了。不過,對于曹查理與臧霸之間的戰事,皇甫超博還是不看好他。
上一次是因為他打了臧霸一個措手不及,再加上他又招降了昌豨和吳敦兩將,這才能夠兵不血刃占領茌縣、巨平和博縣三縣。但是現在臧霸已經反應過來了,接下來兩人就是面對面的硬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