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完隨軍軍師人選,接下來就是選擇的陣營問題了。
“以士元和奉孝之見,此次大戰,我當選擇何哪一方加入”皇甫超博問道;
兩人聽罷,皆沉默不語,良久,郭嘉方道“主公以為,武安君與馬服之何人更甚一籌”
皇甫超博想也不想,道“當然是白起了,趙括乃紙上談兵之輩,如何能夠與戰神白起相比”
“主公以為馬服之真為紙上談兵的夸夸其談之輩”郭嘉問道;
“難道不是嗎”皇甫超博道,紙上談兵說了兩千多年了,難道說錯了嗎
“主公可知,太史公如何評價馬服子嗎”郭嘉略一沉默,然后又道“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而太史公在評價其余諸人是如何說的武安君善用兵三字,武成侯王翦為少面好兵,望儲君樂毅為好兵,信平君廉頗為趙之良將,以勇氣聞于諸侯,武安君李牧為趙之北邊良將。”
“戰國時期各國名將,太史公的評價都只有聊聊數字,而對于這位敗軍之將趙括,卻以多達十七字,主公覺得馬服子真如他人所言,乃夸夸之談之輩嗎”
皇甫超博聽了一愣,然后開玩笑道“太史公乃大漢子民,漢取秦而代知,定然是惡秦而喜趙,故而”
話還沒有說完,卻看見平時沒有個正形的兩人都神情肅然,正經危坐,郭嘉更是一臉嚴肅的說道“太史公之史記,班孟堅皆言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故主公千萬不可有褻瀆圣人之言,若為他人所聞,必為士人所厭棄。”
皇甫超博還是第一次見到兩個放蕩不稽的家伙出現如此的神情,也知道自己的這個玩笑似乎開得有點過了,于是鄭重向兩人行了一個禮道“超博受教了。”
兩人見皇甫超博如此,也就不再糾結于此,郭嘉道“如果真按主公的說法,太史公雖為漢臣,卻被行宮刑,如此他應該是恨漢喜秦才對。”
“而且,還有一點,馬服子道趙括首次作為主將,便指揮四十余萬大軍,能夠在數月時間便將廉頗統領了數年的大軍掌控下來,沒有發生什么亂子,已經展現了其大將風范。”
皇甫超博一聽,確實如此,數十萬大軍,你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雖然有趙王的王令,卻也能夠迅速將數十萬大軍掌控下來,能力方面確實非同一般。
想到這里,皇甫超博就覺得奇怪了,既然你不是一個樣子貨,可是為什么還是輕易上當,然后讓趙國白白損失了數十萬精銳呢而且我是在問你,我到底該選哪一方加入,你卻在跟我叨叨這么多東西干什么呢
看得出來皇甫超博的疑惑,郭嘉也不多說,而是直接道“以主公之意,該如何抉擇”
“以戰事的過程來看,趙括吃虧就是吃虧在不知道秦國已經換將,換成了更加厲害的白起,所以他輕敵了,如果能夠讓他知道秦國已經換將,這一戰趙國還是有很大機率勝利的。在我看來,應該選趙國勝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