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之所以選擇管亥,主要是考慮如果沒有一名強將統兵,王然怕他們會鎮不住這些降兵,再加上詐城最為關鍵的是要奪下城門并且守到大軍趕到,所以管亥成為了最佳人選。
四百余降軍再加上近千人征東軍一共一千三百人士卒,穿上了一身破爛的曹軍衣甲,那些降卒更是連兵器都沒有,只有征東軍士卒帶著各種各樣的刀槍開武器,在盧靈的安排下,先在一旁休整進食,準備等下用戰馬將其送到睢陽南面十里外的陽梁聚,待天快要亮時再趕到睢陽城下詐城。
一同趕入往睢陽的還有五千騎兵,后續將會有一校戰兵趕睢陽,待他們奪下城池后,將由戰兵營接管城池的防御,當然,除了這些兵馬外,從穎川和陳國隨后將要趕到的數千守兵精銳也會進入睢陽防守。
至于其余的俘虜和降卒,會隨大軍一同南下譙縣,已經招降的數千降卒會協助大軍攻城,而暫時不愿意歸降的俘虜的話,那就是炮灰的最佳人選了。
當晚,六千余士卒在休整了一個多時辰后,便在夜色中驅馬踏上了北上的行程,王然熬不過三個小將的死緾爛打,最后只得同意了三人與管亥一同北上的請求。在盧靈的再三叮囑下,三個小將與大隊騎兵一同往北而去。
四更時分,大隊騎兵抵達了陽梁聚,陽梁聚的民眾看到征東軍去而復返,卻沒有多少恐懼,當初陽梁聚被征東軍攻破后,大軍卻并沒有對普通民眾動手,只是將所有曹軍士卒全部俘虜帶走之后,便在當天晚上全部撤離。
這一次,再看到征東軍出現在鎮外,鎮墻之上負責守夜的民壯馬上將鎮墻的大門打開,將大軍迎進鎮內,果然,大軍并沒有對民眾動手,只是接管了鎮墻上面的防御后,便下令休息。
四更末,大軍休息了小半個時辰后,管亥領著一千三百二十六名士卒就準備出發了。出發前,他們已經在小鎮內飽飽的吃了一頓早飯,然后又休息了一刻鐘,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們將狼狽的狂奔逃竄近十里路,在天色微明時趕到睢陽城下。
正如盧靈所料一般,此時的睢陽城內,國相府中已經亂成了一團,留守的長史與都尉都已經趕到了這里,雖然國相不在,但是他們還是選擇在國相平時議事的廳內匯合,因為一刻鐘前,南門守衛的士卒用吊籃將幾名士卒接應進城了,正是兩天前隨國相一同南下的中軍士卒。
他們帶來的消息是,國相大軍中伏,已經全軍覆滅,國相也在亂軍之中被俘,至于還有多少兵馬士卒能夠逃脫,他們也不知道。
得到消息后的城門校尉馬上派人稟報的國尉和長史,靜待兩人的決定。
“大人,國相全軍覆滅,這可如何是好”都尉司馬興焦急的向長史蔡審說道;
梁國長史蔡審此時也亂成了團,本是文人儒士的他哪里經歷過這種情況下,見司馬興如此一問,他反而問道“依司馬都尉之風,該當如何是好”
見此情形,司馬興也知道自己是問道于盲了,于是道“如此下官就來安排了,唯今之計,第一就是派兵緊急向昌邑求援,請求主公派兵前來防御征東軍的進攻;其二就是要盡快派人探查四周的情況,同時盡攏收攏潰兵,增加城池的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