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縣城下北門之外,紀靈領著五千挑選出來的士卒脫離大隊兵馬,向著舒縣南面的兵營方向而去,紀靈翻身下馬,向袁耀躬身鄭重行了一禮道“殿下,這上臣最后一次稱呼您殿下了,以后再見,吾等很有可能便是同僚了,以后若是有事,大可使人要告訴吾,為殿下安全起見,吾等已經不能似以前一般了,若是紀靈能夠幫得上忙的,定會全力相助”
紀靈的話讓袁耀眼中一暗,他明白紀靈的言外之意,若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必會全力相助,若是在他的能力范圍之外的,或者是有違唐軍法令法規的事情,那就愛莫能助了。袁耀也明白這個道理,舒昭、袁嗣以及閻象幾人在這幾天的時間里,都和他說了一些這個方面的問題,再加上袁耀本來出身在世家,自小就明白一些這種道理,所以在他們三人的指點,已經明白了這些東西。
面對紀靈的大禮,袁耀翻身下馬,向著紀靈回了一禮道“大將軍一路維護之恩,袁耀沒齒難忘,將軍心中不必愧疚,將軍于我袁軍已經沒有半分的虧欠,只有袁耀虧欠將軍的,所以袁耀在這里祝將軍馳騁沙場,再建功勛”
“謝公子美言,紀靈也祝公子平安康健,再興袁氏”說著,他又轉身向其余眾人團團一輯,道“諸位,紀靈也祝諸位仕圖一帆風順”
“多謝將軍吾等也祝大將軍馳騁沙場,再建功勛”眾人一齊回禮道;
紀靈又向眾人一拱手,然后走到了家眷的隊伍當中,看向一名婦人和兩名小孩子,柔聲道“此番前往洛陽,家中一應事務和兩個孩子就辛苦夫人了,吾有時間便會前往洛陽來看汝等的。”
“夫君放心,妾定會照看好大郞二郞兩人,吾等在洛陽等著夫君”那名婦人向著紀靈輕輕一福道;
紀靈點了點頭,翻身上馬,又看了一眼諸人,勒轉馬頭,向著城南軍營的方向打馬而去。
看著紀靈與五千士卒向著城南絕塵而去,袁耀軍眾人都在心底泛起一陣失落,雖然早在議定之時就已經想到了大軍即將各奔東西,真的到了這個時候,卻也難免有些失落。
良久,袁耀一聲輕嘆,看向自己的身邊一名唐軍文官道“盧大人,讓大人久等了,我們走吧從廬江到洛陽一路之上就要麻煩盧大人了”
與袁耀一同前往洛陽的是廬江郡的郡丞盧靈,對于紀靈與袁耀眾人辭別,盧靈一言不發,只是靜靜的看著。看到袁耀向自己道謙,盧靈躬身道“袁公子客氣了,以后大家皆為同僚,不必如此客氣”
說著,盧靈向著自己身邊的幾名將領點了點頭,他馬上領著一千騎兵出列,他們旁邊是數百匹馬匹,按著之前的約定,袁耀軍中的所有中主級官員和軍中所有千人將都尉以上的將領都將先行在騎兵的護衛下趕去洛陽拜見皇甫超博,而其他兵馬和家眷都將在另外四千騎兵的護衛下,乘坐馬車慢慢趕去洛陽。
如此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這一萬多御林軍在通過唐軍領內的時候,萬一真有人不懷好意的話,萬五精銳兵馬足以將唐軍腹地攪得天翻地覆。當然,這一萬五千御林軍并沒有完全繳械,只是將他們的盔甲以及長兵器全部收繳了,但是他們的身上還是有兵器的,什長以上將領皆配備有一把環首刀,而普通的士卒都還有一把短刃用于防身。
如此一來,便將所有的不穩定因素降到了最低。
所有的中高級官員和將領全部出列后,各自從騎兵手中領取了兩匹馬,眾人都拿到了自己的馬匹之后,盧靈領著眾人向左丞祖等一干廬江官將行了一禮“太守大人,孔將軍,吾等便起程了”
“多謝左太守與孔將軍前來相送,吾等告辭”袁耀諸人向左丞祖幾人行了一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