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隊前腳剛送走過來通風報信的農民,后腳就迎來了上山慰問的隊伍。
今兒不是大年三十嗎各位抗日將士以國為家,孤身在外抗日,此情此心,天地為動,日月可照。是以鄉鄰備受鼓舞,感動之余決定由鄉賢會出面組織募捐了一批物資贈予抗日將士,望諸位將士奮勇殺敵,早日光復河山。
這話聽上去是不是有點文縐縐的叫人聽得好費勁。得了,這已經是女先生的翻譯版本,那位白胡子顫巍巍的鄉賢會會長嘴里說出來的話可比這個難懂多了,反正要是沒人轉述,李嘯天等人就沒一個聽懂的。
好在老頭子雖然啰里啰嗦了一大通,但帶來的東西分量一點兒不比說出的話輕。瞧瞧這一輛輛推車,上面裝得滿滿當當,有米有面有油有鹽還有一包包的茶葉和糖,后面跟著的車上還放了好多咸魚臘肉,用干荷葉包著,到時候上鍋一蒸,簡直能香死人。
鄉賢會的會長表情真摯,主動提出“如若作為將士還有什么所需,但凡老朽與鄉民們能夠做到,一定竭盡所能。”
陳立恒老實不客氣“那就麻煩先生您了。您看這山上風高天寒,大家伙兒連冬衣都沒有,更無被褥鋪蓋,凍得實在吃不消。如果老先生您可以的話,麻煩您幫我們籌措些過冬的衣物,吾等不勝感激。”
老頭兒身旁的年輕人笑容滿面“長官您說笑了,這是我們應當做的。今天我們也帶了些被褥過來,因為時間趕,量有點少,先給諸位抗日英雄送上去,您看行嗎”
李嘯天立刻站出來,表情嚴肅“放著就行,我們自己拿上去。”
年輕人熱情地表示“東西有點多,前面路不好走的話,我們幫忙挑吧。”
他邊上的少年躍躍欲試,積極表示“我們可以一塊抬。你們怎么打日本人啊聽說他們特別厲害,戰無不勝呢。”
何大勇下意識反駁“吹的,牛皮吹上天的吹。他們要真的戰無不勝,早些年也不至于被俄國打得屁滾尿流。”
少年覺得不對“可那是俄國人厲害,中國人就打不過日本人,連國都都丟了。”
何大勇一本正經“俄國人咱們也打過呀,當年康熙爺不也把俄國佬揍得望風而逃嗎你看,俄國佬打不過我們,日本鬼子又打不過俄國佬,那到底是我們厲害還是日本鬼子厲害”
這是他聽女先生們上課時說的。人家說的有道理,中國人從來不比日本鬼子差,要有信心,一定能夠打敗她們。
陳立恒在邊上補充“我們也打贏過,平型關大捷,日本鬼子不照樣被揍得一塌糊涂。就是我們自己,該打就打,該殺就殺。日本人吃了槍子挨了刀一樣會死。”
少年一路津津有味地聽打鬼子的故事,連肩膀上的擔子都感覺不到沉重,等到停下的時候,他還驚訝“這么快就到了。”
旁邊人都哈哈大笑,游擊隊員們還指著天上的太陽給他看“不早了,你這走了10來里路了,你自己感覺不到而已。”
他表兄眼睛到處張望,贊嘆不已“這就是抗日根據地啊,看著可真”
好吧,是真簡陋。
只有幾個山洞,外面還開辟了菜地,烏塌菜上蓋了草,但因為山上冷,菜葉邊緣凍得還是有些枯萎。除了烏塌菜之外,地里還長了蘿卜、茼蒿以及黃芽菜,看著就跟這些游擊隊員一樣,叫冷風吹得吃不消。
他終于沒能說出昧良心的“氣派”之類的話,只是感慨“貴軍當真是真正抗日的隊伍,跟那些燈紅酒綠奢靡享受的部隊完全不同。”
陳立恒苦笑“都是被逼的,誰不想過好日子,實在是韃虜未驅,何以為家,只能艱苦度日。”
那年輕人連連點頭“是是是,如果不是家中老人年事已高,我也想投筆從戎,上陣殺敵。現在,我們只能略盡綿薄之力,盡可能為作為抗日將士多籌措你們所需要的物資。我想看看,大家到底缺哪些東西。”
陳立恒臉上顯出大喜過望的神色“那太好了,就勞煩諸位多幫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國四萬萬同胞齊心協力,不分男女,無論老幼,眾志成城,共建抗日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