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人目瞪口呆,動不動就痛罵國民麻木不仁愚昧不堪民智不開的盧老太爺睜著雙已然渾濁的老眼,難以置信地看著面前的一切。
他們,這些百姓,這些來了誰當縣太爺都無所謂的老百姓,居然主動站出來給游擊隊做事了
還有人捧著熱湯面請滿臉黑煙和血漬的游擊隊員吃。不過被后者謝絕了,因為他們還有事要做。
盧老太爺抓著拐杖輕輕跺了好幾下,嘴唇囁嚅,半晌才冒出句“好國人齊心,何愁不能光復中華。”
他的小孫子看得眼睛發亮,直接從船上跳了下去,大聲喊著“大哥我幫你”
那個人要抬不動了哩。
一場鏖戰之后,縣城居然顯出了欣欣向榮的氣派。
女游擊隊員們嘖嘖贊嘆,她們從逃亡前就上街宣傳抗日,看多了麻木的面孔,聽多了“誰來都一樣”的論調。甚至學校里的先生也憂心忡忡中華民智未開,不可能全民抗日。
不管是報紙上的社論還是輯成的書籍,字里行間露出的意思都是抗日是國家和軍隊的事,是少部分人的事。民眾能夠做的就是不添亂子,給予物質支持。
但這場戰斗的勝利告訴她們并非如此,如果沒有群眾事先幫忙傳遞消息,如果沒有激戰中縣里民眾給予毛竹、煤油的支援,如果沒有日本鬼子逃跑途中在他們頭上炸開的爆竹,如果沒有主動攔截日本兵的鄉勇,這場戰斗根本不可能取得勝利,起碼不會像現在這樣的大勝。
誰說民眾懦弱又愚昧太陽照在他們臉上,曬出的是渴望自由獨立的光。他們矯健有力的步伐,他們被壓得微微佝僂卻努力挺直的脊背,他們正走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田藍露出微笑“果然事實勝于雄辯。人民自己會在親身經歷中覺悟,尋找到最正確的那條道路。”
陳立恒感覺應縣群眾的反應才是這場戰斗最大的勝利,他們要比殺掉多少鬼子,繳獲多少槍支彈藥和糧食都重要。
劉成武也在幫忙扛東西,聞聲打蛇隨棍上“既然兄弟你已經收獲頗豐,那這箱子彈想必也不放在眼里了,不如給我們算了。”
好家伙,難怪游擊隊炸開日本人的圍墻時,這幫鬼子沒有負隅頑抗而是抱頭鼠竄呢。原來倉庫里放了好多彈藥,再燒下去就要爆炸了。顯然日本鬼子不想在這里直接踐行了武士道精神。
他們一跑,倒是便宜了游擊隊,叫劉成武等人也看得眼熱。
沒想到他不過一說而已,也沒真指望摳縮成性的游擊隊答應會給槍給子彈。哪知道陳立恒居然直接發話“光這點子彈怎么夠用拿著,機槍跟手榴彈都拿著。”
劉成武大吃一驚,懷疑這人是興奮過度,一時間口嗨。等到回過神來,他勢必得后悔,又要想方設法將東西拿回去。
結果陳立恒卻滿臉嚴肅“拿了槍,拿了炮就得打鬼子,敢不敢現在就跟我去打鬼子”
劉成武驚詫莫名“鬼子不都已經被殲滅了嗎”
他話音剛落,前面就響起了吆喝咒罵聲。七八個老百姓拖著一具日本人的尸體過來,領頭的老太太雖然拄著拐杖,但走路速度一點也不慢,可以稱得上是虎虎生風。
她聲音洪亮,一嗓子驚得所有人都有過頭去看。
“長官,那狗日的小日本溜到我們家了,被我們抓到了,現在過來交給長官你們。”